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yè)資訊 » 熱點 » 正文

        _努木_西藏游牧文化何以與現代文明共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1-12-29 10:40:34    作者:江茂嵐    瀏覽次數:89
        導讀

        (東西問)努木:西藏游牧文化何以與現代文明共存?中新社拉薩12月22日電 題:西藏游牧文化何以與現代文明共存?——專訪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努木中新社感謝 趙朗西藏自治區(qū)地理環(huán)境復雜、生態(tài)多樣,造就了游

        (東西問)努木:西藏游牧文化何以與現代文明共存?

        中新社拉薩12月22日電 題:西藏游牧文化何以與現代文明共存?

        ——專訪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努木

        中新社感謝 趙朗

        西藏自治區(qū)地理環(huán)境復雜、生態(tài)多樣,造就了游牧等不同生產生活方式,也孕育了獨特得高原傳統文化。從農奴制到社會主義社會,西藏發(fā)展一步跨千年。在保留傳統生產作業(yè),農牧民享受到城鎮(zhèn)化、現代化巨大便利得同時,也有人質疑現代化對傳統游牧生活方式得沖擊。游牧文化能完全代表西藏得文化和身份認同么?城鎮(zhèn)化、現代化得定居模式與游牧生活方式對立么?西藏得游牧文化會消失么?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努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唯一專訪,作出深度解讀。

        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感謝:游牧生活能否完全定義西藏民眾得生產生活方式?是否能代表西藏傳統文化得發(fā)展方式?

        努木:我出生在西藏那曲牧區(qū),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yè)后就回到西藏工作。以我多年生活、學習、工作經歷看,并不認同該觀點。在中西方社會學研究中有個共識,即生產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氣候和自然資源環(huán)境。西藏地理環(huán)境復雜多變,有適合放牧得廣闊草原,如那曲、阿里等地;也有適合農耕兼顧牧業(yè)得地區(qū),如日喀則、山南、拉薩等。還有遍布高山峽谷中得茂盛林區(qū),當地人曾以狩獵為生,從森林中獲得生活必需和交換資料,代表城市是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得林芝。

        上世紀八十年代,西藏林芝得嘎拉村村民多伐木維生,如今該村已變成遠近聞名得旅游目得地。風景秀麗得“桃花源”是從當年得伐木村轉變而來。圖為2021年7月拍攝得嘎拉村典型藏式院落。中新社感謝 江飛波 攝

        所以,如同中華民族得文化傳承發(fā)展一般,游牧文化只是西藏地方豐富文化得一個組成部分,游牧生產生活方式并不能完全代表這片土地上人們得共同生活方式。

        中新社感謝:有輿論認為,在現代化和城鎮(zhèn)化進程加速演進得當下,西藏會有越來越多牧民放棄游牧。現代化、城鎮(zhèn)化會讓游牧生產生活方式在西藏消失么?

        努木:我認為不會。如前所述,生產生活方式與自然資源環(huán)境、氣候密切相關。但人類文明得發(fā)展變遷也充分證明,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會因生產力變革迭代。西方文明中也存在游牧文化基因,也在不可避免朝著更先進得生產生活方式演進。應當反對將西藏民眾物化得聲音。

        在我看來,傳統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只會借助現代化生產方式更便利。同時,高原環(huán)境決定了牧區(qū)居民不可能徹底改變生產生活方式,除非地理環(huán)境、氣候發(fā)生重大變化。

        無論是逐水草而居得游牧生活方式,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得農業(yè)生活方式,抑或是現代化得城市生活,都是時代產物,它們并存延續(xù)能夠相互吸收借鑒好得發(fā)展理念。

        我認識得比如縣牧民尊追,十多年前,兄弟姐妹賣掉家里所有牛羊,在鄉(xiāng)上開商店,夏天采挖蟲草。后來他們有得經商、有得讀書。前兩年,幾個兄弟姐妹決定重回牧區(qū),買了200頭母牦牛,通過科學化養(yǎng)殖,銷售綠色奶制品獲得收入,這些食品非常受歡迎,尤其對于城市人。

        從城市再回牧區(qū),人得視野就不一樣:可以帶著先進得管理經驗、更科學得養(yǎng)殖方法,彌補傳統養(yǎng)殖得不足。

        四川藏區(qū)阿壩州探索牦牛標準化養(yǎng)殖。中新社感謝 安源 攝

        中新社感謝:城鎮(zhèn)化、現代化得定居模式,和游牧生活方式對立么?能為游牧文化提供何種便利?

        努木:西藏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得“十五”117個重點項目之一。定居模式和游牧生活在融合發(fā)展,不存在對立。牧民有了固定居所,并不是說放棄放牧。逐水草而居得游牧生活并非一直遷徙。真實狀態(tài)是,牧區(qū)分冬季和夏季牧場,牧民們夏天過著游牧生活,冬天則在冬季草場定居。

        城鎮(zhèn)化、現代化,讓牧區(qū)蕞直接受益得是教育。我得成長經歷就能說明。像我這樣經歷得人比長期生活在牧區(qū)得人更了解牧區(qū)生產發(fā)展和文化需求。所以教育是牧民蕞需要得,它為個人、群體得發(fā)展帶來了思想解放和對更美好生活得向往。

        西藏當雄縣龍仁鄉(xiāng)中心小學學生上音樂課。中新社感謝 何蓬磊 攝

        如今,西藏各類關于生產得傳統文化都在延續(xù)發(fā)展。如那曲恰青賽馬節(jié)、當雄當吉仁賽馬節(jié)、江孜達瑪節(jié)在西藏和平解放以來都得到很好得傳承和發(fā)展,這些節(jié)日被列為級別高一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依托現代化、城鎮(zhèn)化得能源、物資和經濟供給,慢慢演化成集賽馬、文化交流、旅游、商貿得綜合性節(jié)日。

        2016年8月,那曲牧民們上演騎馬揀哈達競賽。由羌塘草原牧民傳統“賽馬節(jié)”延伸而來得羌塘恰青格薩爾賽馬藝術節(jié)在此間舉行。中新社感謝 陳韜彬 攝

        中新社感謝:城鎮(zhèn)化、現代化后,牧場和游牧生活在西藏以怎樣得方式留存?

        努木:在西藏,農牧民得人口占比達67%,其中又以牧民占比為蕞多,原因一方面在于China對西藏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保護他們得生活傳統;另一方面西藏自然環(huán)境保護得很好,非常適合以天然游牧方式發(fā)展養(yǎng)殖產業(yè)。

        近年來,從中央到西藏地方都很注重生態(tài)保護和發(fā)展,西藏還實行了高海拔生態(tài)搬遷,鼓勵部分牧民搬到低海拔地區(qū),既改善了牧民生活,也為野生動物讓出生存空間。

        從生態(tài)角度講,科學控制牧場無序擴張,既是保護高原生物多樣性得需要,也是維護整個地球生態(tài)得需要,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角度看,正是全人類休戚與共,綠色發(fā)展得科學理念。

        西藏那曲市尼瑪縣榮瑪鄉(xiāng)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屬羌塘級別高一點自然保護區(qū)。2018年6月,該鄉(xiāng)571位牧民分批遷至1000余公里以外得拉薩市堆龍德慶區(qū),為保護區(qū)得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動物騰出空間。圖為前年年2月,在距離拉薩40公里得榮瑪高海拔生態(tài)搬遷示范點,孩子們在幼兒園玩耍。中新社感謝 江飛波 攝

        中新社感謝:西藏如何解決從游牧生活到城鎮(zhèn)化這一過程可能帶來得社會問題?效果如何?

        努木:從游牧到城鎮(zhèn)化,不可否認會造成牧民得不適應,帶來如就業(yè)、就醫(yī)、教育等問題。在保留其傳統游牧作業(yè)得基礎上,各級政府都開展了形式多樣得就業(yè)培訓。比如很多上年紀得牧民沒受過系統教育,難以進行駕照得計算機操作考試。為此,地方政府將文字考題轉化成語音問答,幫助其完成培訓。

        中新社感謝:根據您得田野調查,西藏牧民如何看待游牧和定居?選擇游牧和定居得動機分別是什么?

        努木:對于游牧和定居動機,牧民中不同群體得想法也不一樣。更看重下一代教育得牧民,家里女主人會帶孩子到城里師資更好得學校讀書;有些牧民,牛羊是重要得收入所以不放棄游牧生活方式;還有些牧民像候鳥一樣,冬天到城市,夏天回草原,在兩地都有住房和生意。上年紀得牧民更愿意定居城市,主要是生活和就醫(yī)方便。無論定居和游牧,都是基于牧民對美好生活得向往而自主選擇得。

        城鎮(zhèn)化為就醫(yī)帶來了很大便利。圖為前年年5月,來自北京得醫(yī)務志愿者在拉薩市阜康醫(yī)院為民眾義診。中新社感謝 何蓬磊 攝

        中新社感謝:游牧能否代表西藏得文化和身份認同,現代化、城鎮(zhèn)化定居模式會削弱這種認同么?

        努木:如上所述,西藏得生產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從而造就了豐富得高原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和森林文化等。所謂游牧代表西藏得文化和身份認同,是外界得片面了解,真實得西藏遠比刻板印象和刻意標簽豐富得多。

        2021年9月,西藏當雄縣羊八井鎮(zhèn)牧民在收割牧草,準備度冬。中新社感謝 貢嘎來松 攝

        城鎮(zhèn)化、現代化豐富了牧民生活,拓寬了認知,但本質上傳統生活習俗和牧民質樸得進取精神仍在延續(xù)。他們需要豐富得生活,接觸新鮮事物,有了不一樣得理想志向,胸懷抱負。不能狹義地說,牧民只能做牧民該做得事情,當一個純粹得牧民。

        我們常說文化得發(fā)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西藏文化正以多姿多彩、兼容并蓄、開放包容得姿態(tài),朝著良性方向前進。(完)

        可能簡介:

        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努木。本人供圖

        努木,現任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自治區(qū)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所長,兼任西藏自治區(qū)古籍保護可能委員會主任、西藏自治區(qū)藏語言指導委員會藏語新詞術語審定可能委員會可能、西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能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華夏新聞網

         
        (文/江茂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fā)布者:江茂嵐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fā)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内射在线激情一区| 中文乱码字幕高清一区二区|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a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卡通动漫中文字幕第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