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介紹了塑料制品的設計原則,那么從加工方式來看,塑料件都可以怎么加工呢?本文就簡要介紹一下。
汽車上有很多部件是塑料制品
家用電器也有很多是塑料件
塑料件的常用加工方法一般有以下8種:
一、注射成型
這種塑料加工方法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步驟為
合模→填充→保壓→冷卻→開模→脫模,取出塑料制品,下一個周期再按照前述步驟循環。
一般來講這種方法有五大要素需要注意,分別是:
1、溫度:料筒溫度、材料溫度、模具溫度、干燥溫度、油溫度、環境溫度等
2、壓力:注塑壓力、保持壓力、背壓、脫模壓力、開模壓力、鎖模壓力等
3、時間:注塑時間、保持時間、冷卻時間、干燥時間、計量延遲時間等
4、速度:射出速度、回車速度、開閉模速度、脫模速度等
5、位置:計量位置、頂出位置、開模位置等
調整及改變這5個要素中的參數,會直接影響注塑成型零件的效果。我們在分析注塑零件缺陷時,一般也會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到底是哪個方面出現了問題。
注塑成型過程示意圖
這種加工技術因材料、機械設計及制品要求又衍生出其他的方法,如預嵌入金屬零件的插件成型、多色及混色注塑成型、結構泡沫塑料注塑成型等。
二、擠出成型
將熱塑性塑料在擠出機中加熱、加壓、再用螺桿進行擠出,擠出品的斷面形狀依機頭而定,可為棒狀、管狀、平板狀、異形狀等等。
擠出成型過程示意圖
三、模壓成型
此為熱固性塑料成型法的一種,先將熱固性塑料預熱后,置于開放的型腔內,閉模后施以熱及壓力,直至材料硬化為止。此種加工方法常用來制作家電制品外殼、零件、齒輪、家具、餐具等。
模壓成型示意圖
四、中空成型
這種方法是先將熱塑性塑料由擠出機的機頭擠出,使其成為薄管,稱為型坯,再閉合模具,吹氣而后成型。這種方法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如汽車行業,所用的材料也由傳統的PE、PP、PVC、PET等,走向高性能的工程塑料。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便于制造大型制品及一次成型,缺點主要是塑料制品的各部分壁厚不易控制。
中空成型(俗稱吹塑)
五、滾塑成型
滾塑成型的原理是將常溫粉狀或液狀的成型材料注入滾塑模具中,利用加熱及離心力使塑料均勻分布滿于模壁面,冷卻后即可得中空的成型品。此法適宜做大型物品的成型,缺點則是壁厚較難控制。
滾塑成型示意圖
滾塑成品工藝做出的藥桶
六、 熱成型
此方法為將熱塑性塑料板加熱軟化后,用真空、空氣或套合的金屬進行加壓成型。其強度與塑料板的厚度有關,產品的制品需經裁剪,多余的邊料再進行回收。
熱成型示意圖
八、擠壓成型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用沖頭或凸模對放置在凹模中的坯料加壓,使之產生塑性流動,從而獲得相應于模具的型孔或凹凸模形狀的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擠壓時,坯料產生三向壓應力,即使是塑性較低的坯料,也可被擠壓成形。
擠壓成型示意圖
如上為塑料成型常用的8種方法,塑料成型的方法不只這8種,限于篇幅有限沒有一一列出,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還有很多新的成型方法。我們平常需要多關注,多學習。這8種方法中,最常見的還是第一種,可以說占據了塑料成型制品中的半壁江山,所以我們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吃透自己常用的加工方法的工藝重難點,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特別說明:以上動圖均為網絡上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