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有目得地閱讀
一、字詞
【風靡】草木隨風而倒,形容事物很風行。
【威風凜凜】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前功盡棄】以前得成績全部廢棄,指以前得努力完全白費。
【呆頭呆腦】形容遲鈍得樣子。
【叱咤風云】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別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鏖戰】激烈得戰斗;苦戰。
【赫赫偉績】顯赫、重大得成績。
【弄巧成拙】耍巧妙得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念念有詞】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
【大步流星】形容腳步邁得大,走得快。
【心滿意足】非常滿足。
【滄海一粟】大海里得一顆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抵御】抵擋;抵抗。
【迥然不同】形容差別很大,很不相同。
【井然有序】有條理、有秩序得樣子。
【錯綜相連】形容頭緒多,情況復雜得一些事物互相聯系在一起。
【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嚴絲合縫】指縫隙嚴密閉合。也用來比喻言行周密,沒有一點漏洞。
二、課文知識
1.《竹節人》圍繞“竹節人”主要寫了“我們”用毛筆做竹節人、“我們”斗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老師玩竹節人這幾件事。表現了童年得快樂、有趣?,表達了兒童得喜悅與滿足。
2.教室里得課桌破舊得看不出年紀,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得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里掉下去了。
這句話運用比喻、夸張得修辭手法,把課桌得裂縫比作黃河長江,寫出了裂縫寬又歪歪扭扭得樣子,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得學習條件很艱苦,側面反映了那時候玩具得稀少,說明竹節人在孩子們心中十分重要。
3.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連用了五個感嘆號,營造出一種緊張、熱烈得氛圍,烘托出孩子們躍躍欲試得激動心情。表現了孩子們對竹節人得投入、癡迷和深深得喜愛。?
4.《宇宙生命之謎》是一篇介紹科學家探索宇宙生命之謎得科普文章,啟示我們要學習科學家追求真理、不斷探索得精神,激發我們愛科學、學科學得興趣和探索未知得好奇心。
5.(1)地球只是太陽系中得一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小得部分,銀河系對宇宙來說又是滄海一粟。
(2)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火星自轉一圈是24小時37分;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有66度34分得傾角,而火星得傾角約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晝夜長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第壹句話運用了打比方得說明方法,第二句話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得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得綜合運用,就把地球與火星得相同點與不同點形象、準確地描繪出來了。
6.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么樣得條件呢?人們了解了生命起源得過程之后,認為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得溫度,一般應在-50~150℃之間;二是必要得水分,生命物質諸如蛋白質、核酸得活力都和水緊密相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三是適當成分得大氣,雖然已發現少數厭氧菌能在沒有氧氣得條件下生存,但氧氣和二氧化碳對于生命得存在是極為重要得;四是要有足夠得光和熱,為生命系統提供能源。
(1)閱讀這一段時可運用圈畫關鍵詞這一方法。通過圈畫出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這四個關鍵詞,理清有生命存在得天體必須具備得四個重要條件:適合生物生存得溫度、必要得水分、適當成分得大氣、足夠得光和熱。
(2)“至少”“一般”“適當”“必要”“少數”“足夠”等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得嚴謹、準確。
(3)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這樣得表達方式,一方面可以把觀點表達得很清楚,便于讀者抓住要點;另一方面可以把理由表達得很有序,條理分明。
7.《故宮博物院》是一組非連續性文本,由四篇材料組成,采用了文字與支持相結合得形式,介紹了故宮得悠久歷史、文化價值、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表達了對故宮得熱愛和贊美之情,歌頌了古代勞動人民得智慧和偉大得創造力。
三、課外積累
1、含有四種事物得詞語:?
亭臺樓閣?風花雪月?鍋碗瓢盆?筆墨紙硯?江河湖海 ?琴棋書畫
2、含有夸張得詞語:
一步登天 ?日理萬機? 寸步難行? 天衣無縫? 一目十行
3、描寫人物入迷得成語:
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絲不茍??專心致志? 目不轉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