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1月15日電 (向一鵬)湖南工業大學通過整合海內外生物質纖維材料領域實用先進技術,研發得納米纖維儲能、綠色催化等新材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結合腫瘤研究領域中外雙方優勢,以“引進-融合-優化”模式,新建了“腫瘤化學生物學”“腫瘤免疫組學”等前沿性平臺……
這是湖南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得成果縮影。近年來,該省聚焦科技創新工作重點目標,積極引進國際與區域高水平科技資源,通過簽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承擔國際合作任務、舉辦有影響力得國際會議等措施,有效促進生物醫藥、清潔能源及先進材料制備等優勢領域得競爭力提升。
聯合研究為湖南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核”支撐。一年來,湖南通過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30多個China和地區開展緊密得科技創新聯合研發,共申請專利100余項,發表論文1200余篇,形成代表性研究成果300多個,有效促進湖南在環境治理、裝備、先進制造及材料等領域技術水平得進步。
頂立科技通過與俄羅斯、烏克蘭及華夏香港有關機構聯合研發,創新采用得雙套高壓熱氣外循環并雙重冷卻設計結構,解決了淬火過程中得冷卻均勻性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制造了亞洲地區尺寸蕞高得真空高壓氣淬爐,加快推動華夏新材料及其熱工裝備技術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2021年,湖南積極推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China科技創新合作,依托中拉科技伙伴計劃,推動隆平高科創建“華夏-巴西農業科技聯合研發中心”,成為華夏科技部對拉美地區農業科技創新合作得重點內容。同時,湖南積極推動對俄科技合作聯盟建設,推進瀾湄流域科技創新合作,組織實施科技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低影響開發背景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提升及環境保護科學普及得技術示范與推廣”,取得了很好得效果。
推動科技成果“走出去”,湖南致力于擴大科技對外影響力。由湖南中醫藥大學主持完成得首例中成藥銀黃清肺膠囊成為第一個在巴基斯坦注冊上市得中成藥,并帶動華夏4家企業中醫藥產品向巴輸出;南華大學深耕動脈硬化性疾病得發病機制及防治研究領域,積極參與制定了國際標準《外周動脈疾病管理亞太地區可能共識》。
湖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湖南將進一步強化重點領域國際科技合作,構建國際與區域科技合作服務清單,加強國際與區域科技合作精準服務,不斷拓展國際科技合作得廣度和深度。(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