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是自閉癥小朋友的普遍表現,有些是令人不明所以的發音;有些則有具體內容,比如之前看過的動畫片里的臺詞、電視上的廣告語,或者他之前經歷過的某件事情,但娃總在不適當的場合不斷重復,甚至越做越開心,專注得完全不理周遭事物……
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家長會嚴厲叫停,有的則拿出孩子心愛的玩具嘗試分散其注意力。可過不了多久又很快故態重現,讓人十分氣餒。
面對這一老大難問題,ALSO領學社群當仁不讓要為家長分憂。通過家長拋出問題,優秀學員進行經驗分享、多角度剖析,再由老師一對一答疑點評、系統梳理,從根上揪出問題癥結,對癥下藥,幫助家長高效擼娃。
針對今天的話題,我們先向ALSO領學社群的家長們征集了一些孩子自言自語的表現及做法,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娃同款?
家長一
家長二
家長三
家長四
來自李格格老師的點評
家長一:
關于行事歷的應用,如果孩子的自言自語是不知道他下面要干什么,可以用行事歷告訴他。如果是其她情況,還是不太適用。想要干預孩子自言自語這個行為,首先要做功能行為評估,確定孩子自言自語的功能是什么,再針對這個,找一些適合他的替代行為,替代行為一定是他比較容易做到的行為,再通過強化、塑造、降低輔助等級,建立一個我們所期望的行為。
家長二:
這個情況,如果他反復提要求是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個東西是我們可以給他的,就盡量在他第一次提要求的時候給他。如果他能夠理解的話,可以同時建立一個概念——你可以只說一次。要求如果是不合理的或者是我們不能滿足他的,那就可以第一次明確地拒絕,后面他再說的話,直接忽視掉就可以了。
家長三:
這位家長寫得很好。另外一點,如果沒有足夠精力和人手帶孩子的話,我們要去提升孩子獨立休閑娛樂的能力。
家長四:
這個做法也很不錯,找到了孩子的替代行為。雖然唱歌也是發出聲音了,但這位家長告訴了孩子什么時候可以,什么時候不可以,做得非常好。
面對家長們的困擾,怎樣讓無意義的自言自語變成有意義的功能性語言?下面,來自Alpha ASD Center的李格格老師從這一行為的四種功能逐一進行分析,并給出了干預建議,教家長看功能下藥方。
李格格
Alpha在職教師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畢業
從業6年
李格格|文
干預孩子自言自語的行為,首先要判定她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行為的功能有四種:第一,他想得到某些東西;第二,吸引我們的關注;第三,逃避某項任務;第四,自我強化,即自我刺激。
如何判斷孩子的自言自語屬于哪種功能?這需要對小朋友的行為進行行為功能評估,并對行為的功能做出假設,我們可以對小朋友的行為進行ABC連續記錄,來做出對行為的功能假設。
當他想得到某些東西時
明確了這種功能,可以通過輔助和示范正確行為,替代自言自語這個行為,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替代行為需要符合兒童當前的能力,如果孩子只是自言自語沒有語言功能,替代行為可以是去指一指。如果有語言功能,可以通過語言示范。語言功能弱一些就示范名詞,語言功能好一些可以示范一個完整的句子,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提要求。平時,也要多設計教學情景,增加練習次數,強化用正確行為提要求的技能。
在兒童想要得到某些東西的需求之下,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孩子提要求,達到這個目的所用的技能一定要比他自言自語這個方式更容易一些,所以替代行為一定先是比較簡單的,然后再根據孩子的能力提升難度。例如:孩子提要求時會說很多自言自語的話,那我們的替代行為就可以先選擇用名詞提要求。因為名詞所需要的付出的努力是要少一些的。
當他想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時
應該忽視這個不恰當的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強化他正確提要求、吸引注意力的方式。
平時也要教導孩子如何正確地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教完后進行模擬情景練習。在他要自言自語之前,輔助用正確的方式。比如孩子想跟媽媽玩,會沖著媽媽說一大堆廣告詞、一些故事,我們知道他是想得到關注,當下可以先忽視他。后面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做一些練習,比如先拍一拍媽媽,拍完之后媽媽給一個比較強的反饋。
拍一拍獲得媽媽的關注后,可以再次豐富、變化引起關注的方式,比如可以喊“媽媽”,吸引媽媽的注意力。
當他想逃避時
明確了當前的行為就是逃避,及時輔助孩子完成當前任務,注意:可以不是全部的任務,完成任務的一部分就可以。完成后給予強化,休息。
那具體怎么處理呢?
首先,可以教孩子用正確的行為表達拒絕。比如某個任務他不想做了,開始自言自語逃避,可以教導他不想做的時候說“不要做了”,或搖搖頭拒絕,根據孩子能力找到相應的替代行為。
但,如果我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完成這件事,就要評估一下孩子的基線到底在哪兒,根據基線調整任務難度系數,以及強化比例。比如每次涂色時孩子會自言自語,我們就要做一下前期調查,大概涂多久后會出現這個情況,盡量多采集些數據,算出一個平均值,如只能涂8秒,基線就可以定在6秒或7秒鐘的時候,就給他一個強化。當孩子能力提升之后,再把基線數值往上調到8秒、10秒、15秒……
還有,如果孩子在回合式教學當中也出現逃避情況,跟涂色的步驟一致,算一下他平均幾個回合會出現逃避行為,定到比平均值稍微低一點的數據,慢慢適應之后增加回合數。
當他是在自我刺激時
第一,可以拿一些對孩子有較強強化作用的強化物中斷自言自語。
第二,建立正確的替代行為,可以是孩子能參與的游戲、玩玩具的能力、休閑娛樂的能力,打發掉他空白的時間。
怎樣提升孩子的游戲或玩玩具的能力?
首先,給孩子做一個強化物評估,找到孩子特別喜歡的、一般喜歡的、完全不感興趣的東西,做一下分類;其次,用孩子非常喜歡的比如山楂條兒,一般喜歡的比如打地鼠的玩具,兩者做一個搭配,即讓他拿錘子打兩下地鼠,然后給他一個山楂條,告訴他:“你剛才在玩兒打地鼠,你玩得很棒!”
這樣,當他一般喜歡的東西總跟他特別喜歡的東西一起出現,他對那個一般喜歡的東西的興趣會增強。
通過評論、夸獎、模仿、示范,讓無意義的自言自語轉換成功能性語言
當孩子出現一些無意識的發音時,比如“ma”,我們可以重復“ma”,然后告訴他:“你剛才發的是 ‘ma’這個音。”然后給他一些夸獎和獎勵。也可以找一些有相同音的實物或圖片,做復誦或閃卡練習。
大量模仿示范之后,你慢慢會發現,孩子其實會出現一些模仿意識,例如:我們再說“ma”的時候,他會跟我們仿說“ma”。
仿說穩定之后,我們可以把這個音轉換成命名或要求,拿一個媽媽的卡片,直接問他:“這是誰呀?”然后說“媽”,這就變成了命名。
通過對話、提要求豐富孩子的語言環境
當孩子正在自己說一件上午做過的事,我們可以提問“誰跟你玩兒的這個游戲呀?”“你們玩兒了什么呀?”等問題,給孩子一個反應時間等了等他,他沒有回答家長的問題,家長則可以把這個答案告訴他。
通過這樣不斷地練習,讓他明白,爸爸媽媽問這句話其實是要有一個答案在的,然后讓給他,先給他建立這樣的意識,看看他能不能發展出你問他答這樣的技能。
最后再提醒兩點,想要干預孩子自言自語這個行為,首先要做功能評估,確定孩子自言自語的功能是什么,再針對這個找一些適合他的替代行為,一定要是他比較容易做得到的行為,再通過強化、塑造、削減輔助,建立一個我們所期望的行為。
另外就是堅持不斷地練習,如果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一點進步都沒有,就需要往前尋找,替代行為太難還是行為的功能判斷錯了,及時找到原因,修改練習方案。
閱讀原文ALSOLIFE-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自閉癥康復機構-測試治療-自閉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