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島島。
這可能是這兩天我看到,最讓我瑟瑟發(fā)抖的一條新聞了。
在江蘇連云港的一家涼皮店,
一位男子在吃涼皮時,懷疑自己吃的涼皮里面含有罌粟,
于是報警,經(jīng)過警方檢查,
還真有大量的罌粟成分在涼皮中......
???
嚇人么?這年頭,吃個路邊攤,
都能吃出“吸毒”的效果來,
真的,太可怕了。
當時,這位熱心市民先是看到一份關于視頻安全的宣傳,
于是,就把自己吃剩下的涼皮送給警方檢查,
結果,竟然真的查出來,涼皮里含有罌粟堿那可丁等成分,
對毒品的常識有基本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吧?
罌粟是什么東西?
就是提取毒品的原生態(tài)植物。而把罌粟殼的粉末加入涼皮,會有什么效果呢?
一是能讓辣椒油吃起來更香。
而第二點,也就是更可怕的一點是,就算是罌的殼子,也有致癮的功效在,
也就是說,經(jīng)常吃這家涼皮,
會產(chǎn)生一種“上癮”的感覺,
不往深處想的話,
可能平常人都會以為,這只是這家涼皮味道好,
回頭客多,
可實際上,誰會想到,
竟然會是輕微的“毒癮”發(fā)作......
細思極恐啊。
照這樣看,以后還敢隨便在路邊攤吃涼皮么?
所以,這個涼皮店的老板,到底是怎么想的,
經(jīng)過警方的調(diào)查,理由很簡單:
因為疫情生意不好,所以就用這種方式,
為了讓顧客吃了再吃,
至于客人有沒有成癮,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不好意思,人家一概不管。
說實在的,這樣的事如果只是個例,
可能今天我不會單獨拎出來說,但問題可怕就可怕在,
關于種植罌粟、售賣罌粟殼,早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地下交易市場,
比起一家涼皮店,更可怖的是,除此之外可能潛藏著罌粟風險的千千萬萬家餐飲店。
早前根據(jù)的報道,
來自緬甸的多個藥材商,長期以每斤500至700元不等的價格,
向從事鹵味熟食、小吃早餐的攤販或門店供貨。
這意味著什么呢?
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
還有無數(shù)我們還未發(fā)現(xiàn)的,鹵煮店、涼皮店、早餐店等等的小型商戶,
在用這種缺德到家的方法,用“成癮”,留住客戶。
今年5月,在江蘇的無錫,一對夫妻在馬路上,
被抽到臨檢,
而檢查發(fā)現(xiàn),這對夫妻的嗎啡反應呈現(xiàn)陽性???
呈陽性的意思是什么?說明從指標上看,這對夫妻有吸毒歷史。
但是,經(jīng)過調(diào)查, 這對夫妻都是在家?guī)Ш⒆拥钠胀ㄈ耍粘R矝]有任何吸毒癥狀,
怎么會查出來這種結果呢?
結果經(jīng)過警方的徹查,怎么回事?
因為一家人長期吃附近的一家麻辣燙。
在這家麻辣燙店里的后廚,警方找到了什么東西呢?
沒錯,就是成袋的罌粟殼。
你敢相信么?
在不知名小店的麻辣燙,
一家火爆的鹵店,
一家火了很久的涼皮店,
誰會想到,在調(diào)料里,
在辣滋滋的紅油湯底里,
在鹵味的老湯里,
除了美味,潛藏著的,還可能是店家的陰謀。
下一次,當我們對一家店的味道迷戀甚至上癮時,
是不是還要再多想一層,
這美食里,真的單純是味道么?
還是,那些可怕的罌粟殼?
寫在最后
這些人,到底是通過方式售賣的呢?
在qq群里搜索“大煙”,這樣的群數(shù)不勝數(shù)。
想要進去?
不好意思,必須有老店家邀請才行,
他們會打著怎樣的旗號呢?
“麻辣燙料、鹵料、涼皮涼面底料、烤魚底料”
懂行的人,一眼就看懂了。
你能想象么?
有的炒螺絲里有,有的川菜里有,甚至更喪心病狂的,竟然連周里都有…
更難的是,因為劑量小,難查獲,
警方幾乎很難做到全網(wǎng)鋪開的調(diào)查。
而含有罌粟殼的湯底,會給人怎樣的感覺呢?
一位被采訪人是這樣說的:
大概的感覺就是,確實很好吃,
但是具體說怎樣鮮美,也說不出來,
就是吃完,會有一種快感,
過一段時間不吃就會想吃......
這不是上癮是什么?
不是毒性是什么?
這樣無孔不入的罌粟殼,真的防不勝防,
我們能做什么呢?
除了小心,也只剩小心了。
部分圖片來源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