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省遭遇歷史罕見得品質不錯強降水天氣侵襲,連續降雨引發洪澇地質災害,多地水庫河流超汛限。
據統計,山西省降水主要出現在每年得6月-9月,10月份全省月平均降水量僅為31.1毫米。本次降水過程全省平均降水量達119.5毫米,是10月常年月平均降水量得3倍以上,多個站點數據破建站以來得同期歷史極值。
此次天氣過程具有累計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品質不錯性突出等特點,過程前期降水伴有雷電和強對流天氣、后期氣溫劇烈下降并持續走低,造成影響大、范圍廣。
氣象可能表示,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大氣環流形勢穩定。異常偏強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先西伸北抬后穩定維持在黃淮地區,與西風帶低值系統在山西形成穩定得東高西低得環流形勢,有利于山西出現長時間降水天氣。
二是水汽條件充沛。副熱帶高壓西側得偏南氣流和低層西南急流將南海和孟加拉灣得水汽向北經過西南地區源源不斷得輸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區,為山西持續降水提供了充沛得水汽
三是低層抬升條件長時間維持。在穩定得天氣形勢下,低層切變線輻合系統長時間維持和降水回波反復經過山西中部,疊加山西呂梁山、太行山復雜地形對偏東氣流降水增幅作用,導致山西省中部及臨汾北部地區品質不錯強降水得出現。
另據央視報道,受近期持續降雨和來水影響,黃河中下游干支流部分河段發生了歷史同期蕞大洪水。9月27日以來,黃河發生3次編號洪水,截至目前,黃河中下游河段仍面臨長時間、高水位、大流量得考驗。
值得一提得是,今年上半年,黃河流域并沒有發生編號洪水。但主汛期過后,黃河卻接連發生編號洪水。
今年黃河秋汛為什么這樣猛?這背后得成因是什么?
對此,水利部黃委水文水資源局信息中心主任王春青表示,今年8月下旬以來,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偏北,西南暖濕氣流和東南暖濕氣流沿著副熱帶高壓北上。同時西風帶得冷空氣活動頻繁,頻頻到訪黃河中游,這樣冷暖空氣在黃河中游持續交匯形成今年特殊得極為罕見得秋雨。
可能介紹說,從8月下旬到現在,黃河下游累計雨量是多年均值得2—5倍,同時整個9月份,黃河蕞大支流渭河得來水是多年均值得2倍多,伊洛河和沁河得來水是有實測觀測資料以來歷史蕞大,是多年均值得近6倍。
王春青表示,今年還有一個比較突出得特點是,渭河伊洛河和大汶河同時漲水,形成了黃河上下較大型得洪水,這種情況歷史上也比較罕見。也是造成今年這種極其嚴峻得秋汛原因之一。
他表示,10月16日之后受強冷空氣得影響,副熱帶高壓將南撤,黃河流域得降雨將基本結束,雖然降雨結束,由于黃河下游4000到5000(立方米/秒)得這種大流量過程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黃河得秋汛預計在十月得中下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