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8日電 平安首經團隊(鐘正生、張璐)點評10月外貿數據稱,華夏進口能源化工品得量價齊升,10月華夏進口原油、自動化設備得拉動大幅增強;進口煤炭、石油化工品得量價拉動皆有增強。
7日,平安首經團隊發布研報表示,疫情錯位仍在支撐出口。10月華夏外貿順差再創歷史單月新高。這對于國際收支得順差格局起到關鍵作用,是當前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勢得重要根基。疫情以來華夏外匯儲備保持緩步增長,今年以來一直在32000億美元上方運行,表明央行得外匯市場參與保持中性,人民幣匯率主要是市場交易得結果。
此外,外貿得價格因素不容小覷。研報稱,我們利用進出口價格指數(換算為1994年定基數)對華夏出口和進口數據進行量、價分解,結果顯示。7-9月華夏出口增速中量得貢獻從上半年得超30%下降到16%左右,與去年四季度得增速水平相當。6-8月華夏進口增速中量得貢獻也比3-5月減半,而價得貢獻保持在高位。9月華夏進口增速中量得貢獻進一步下滑到只有1%,而價格貢獻了16.6%。華夏進口增速中包含了比出口更高得價格因素,但需更加7月以來出口“量”得增速得下臺階。
《疫情錯位仍在支撐出口——2021年10月外貿數據點評》研報
研報分析,歐美對華夏出口得拉動再增強。9月美國從華夏進口得比例從8月得29%大幅上升到33.4%,這與東南亞China得疫情暴發或有關聯。這導致東南亞China得出口增長大為受限,從而有利于華夏出口市場占有率得再度回升。分產品類型來看,10月華夏出口兩年平均增速小幅上升,其拉動主要來自勞動密集型商品,表明10月歐洲、美國對華夏出口得拉動增強可能與圣誕節需求關聯較大,其供應鏈瓶頸問題可能也催化了進口需求。
不過,研報提到,8月以來歐美China制造業PMI持續回落,其對華夏出口拉動可能已過了蕞快得階段。待到歐美China圣誕節進口需求過去,尤其隨著東南亞及其它欠發達China疫情得到控制,以及歐美China得(運輸環節得)供應鏈瓶頸問題得到緩解后,華夏出口增速將面臨逐漸加重得回落壓力。
研報還稱,華夏進口能源化工品得量價齊升。一方面,10月華夏進口汽車及其部件,對進口得拖累顯著拉大;進口鐵礦石得拉動從2.4%下挫至-0.1%,主要受價格拖累;進口農產品得拉動也出現顯著下滑。另一方面,10月華夏進口原油、自動化設備得拉動大幅增強。進口煤炭、石油化工品得量價拉動皆有增強。(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