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在涂裝過程中盡量降低防護涂料的損耗,就能夠最大化地進步防護涂料的使用率,然后降低防護涂料的涂裝本錢。
在討論怎么降低防護涂料的損耗之前,需要先了解損耗系數。損耗系數(損耗要素),即理論涂布率與實踐涂布率間的差數,此用理論涂布率的百分數表示。損耗系數不可能超越100%。咱們常用于核算的系數(如1.8)不應該稱之為損耗系數,咱們能夠稱之為“核算系數”。兩者的聯系:核算系數= 1 /(1-損耗系數)比方:損耗系數為45%,則核算系數為1/0.55=1.818。
損耗的構成及影響要素
1、表面粗糙度引起的損耗
因為經表面除銹處理后的鋼結構表面均具有一定粗糙度(對大多數防腐結構來說,粗糙度值RY5一般為40-90微米,即ISO8501-1中G級),凹凸不平的表面具有比平面更大的表面積,由此形成的涂料損耗與表面粗糙度和涂層厚度相關,一般為3-10%。
2、涂膜散布形成的損耗—最大影響要素一方面,要求漆膜厚度徹底均勻是不可能到達的,依照90-10或80-20漆膜厚度操控準則來檢驗干膜厚度,均勻干膜厚度通常會超出規劃的干膜厚度,這將引起多消耗涂料,另一方面,在一些施工難度大的部位,過量涂裝(超厚)更是不可防止,這也將加大涂料的消耗量。因為涂料散布形成的損耗,輥刷通常在5%-15%,噴涂通常在15%-40%。
3、施工損耗 與施工方式、構件形狀等相關,比方噴涂時的漆霧飛散、過噴等,無氣噴涂施工時此項一般在 5%-60%不等。大面積結構比小桿件的損耗小,勁風時室外施工也會加大這部分損耗。
4、涂料糟蹋:包裝桶殘留、涂漆設備上的粘附(如泵內與管路丟失,輥子和刷子的殘留等)、配料不合理形成的丟失。這部分能夠按3%-10%考慮。
5、實踐用量差錯的常見其他影響要素
1)涂料制造商提供的供預算用量的數據(體積固體份和比重)不實!2)規劃的干膜厚度不足以遮蓋,特別是一些無鉛的面漆,遮蓋力比較差;3)預涂、修補和返工的工作量太大;4)施工操作熟練度差,膜厚操控太不均勻或超厚;5)面積核算差錯;6)膜厚的測驗辦法(規范)、儀器類型和準確性、測驗差錯、所遵循的檢驗準則;7)施工中打磨損耗;8)底材多孔性,如硅酸鋅底漆表面、熱噴涂金屬表面等。
涂料理論用量預算
涂料理論涂布率與理論用量是倒數聯系,下面是涂料理論用量的核算公式
關于一定面積的鋼結構,考慮到損耗系數,可由下式預算用量:
盡可能讓涂層散布均勻,留意噴涂方法,隨時測量濕膜厚度并相應調整
防止粗糙度過高。
依據涂刷鋼結構形狀選用不同噴幅的噴嘴,依據厚度要求選用不同流量的噴嘴。防止習慣性稀釋,勤調節總輸出流體壓力以削減稀釋劑費用。防止過噴。防止在勁風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