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他們和其他從業者一樣,努力工作認真鉆研,他們篤信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深入群眾中間體驗生活,塑造出了無數各形各色的熒屏形象或藝術作品。
那時候,他們叫演員,成就卓越者叫電影表演藝術家。
藝術家
不知從何時開始,“戲子”這個帶著腐朽味道的稱呼又被戴在了演員們的頭上。那么,管演員叫“戲子”究竟有沒有問題呢?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自身特點特征較為明顯而被賦予了別稱,這些別稱有的因優點產生,有的以缺點而得,比如老青年的別稱叫陳老帥,這就是以優點獲取的別稱。再比如有人摳摳索索一毛不拔被叫鐵公雞,有人總做壞事被稱大禍害,有人嘴上貞潔私下混亂被叫牌坊姐,公交妹等等,這些則是以缺點獲取的。
名人
演員這個行當很久以前的別稱就是戲子。
戲子,戲為職業子為人,演戲之人,從字面上看沒有問題。然而所謂語言,她不僅是字面,還有發聲和表情,當配上特有的聲調和表情說出“戲子”,倘若再加上兒化音,便有了戲謔嘲弄,看不起的味道。
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人說不好不一定不好,但若是都說不好,那就應當做一做自我檢查了。演員被稱為戲子,也是這個道理。
因資本炒作大紅大紫,自身素質卑劣低下,出行耀武揚威,生活腐化墮落,身為公眾人物不但起不到好的榜樣作用,卻五毒俱全——像這樣的演員,如何能獲得民眾的尊重呢?
我們不鼓勵以舊時代的稱謂對待任何一位從業者,但也無法強行要求民眾如何對待某個領域的從業者,畢竟人心所向才是大問題。
藝術家
不是所有的演員都不為人所尊重,但現實中我們看到,許多老藝術家們不但倍受冷落,而且收入微薄,反而那些毫無演技,完全依靠炒作而火的小鮮肉們卻拿著天價片酬。
名人
老百姓把演員稱作戲子,已經充分表明紅人亂像已經深惡痛絕,對于這個領域,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
@老青年說#老青年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