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搜索引擎排名優化),即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優化手段,讓自己的網站或文章在各大搜索平臺中獲得更多、更高的排名結果,從而實現獲取更大的流量和交易機會。
在我眼里SEO與其說是一項技術,不如說是一門藝術。一門換位思考推己及人的藝術。同時她還富有哲學意味。
當你擁有了SEO意識,你就能精確篩選找到你的人群,或者說你就能控制或制造緣分,讓每一個找到你的人都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必然。你就知道些什么樣的文章,怎樣寫,才能吸引到你需要的人群和流量,也就可以做到足不出戶指哪兒打哪兒了。
如果說你的網站是一塊地,SEO就是你選擇種什么的問題。熱門的大詞,流量大,但競爭自然就激烈,排名上升慢,就像種果樹一樣,她需要更大的種植面積和成長時間,一個網站一年時間優化出一個超級熱門詞匯就足矣。
長尾關鍵詞流量小,但競爭小,而且更加精準,排名上升快,一到兩周可能就能進入首頁,如果量足夠大,也能養活一家人。
所以這就是一個取舍的問題,能量守恒定律,資源是有限的,你必須根據自身條件、需求、儲備狀況做出規劃,求大就要準備好大投入,長時間。反之求快,就不要嫌小,是個麥穗就得彎腰拾起來。
如果把做SEO比喻為種地,我的心得就是套種技術,吃著碗里的(見效快的長尾關鍵詞),看著鍋里的(中期行業關鍵詞),想著地里的(遠期熱門產品關鍵詞)。
三年前我并沒有指望自由職業這個熱門詞排名多高,但當時我也種下了這個詞,然后就沒多管,去埋頭做見效快的長尾關鍵詞,但今天在百度搜索自由職業這個詞,我的網站已經排名第二了。如果當時不做這樣的規劃,今天也不可能有這個詞的排名,如果當時我把所有資源都押在這一個詞上面,也許等不到吃果子,我就營養不良了,因此既要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又要考慮長遠的發展問題。
所以,做SEO真的就是一門平衡與取舍的藝術,資源就那么多,怎么投,是個大學問。必須近、中、遠相結合,步步為營,方能行穩致遠漸入佳境。時間是做SEO最寶貴最不可或缺的資源。歸根結底是思維能力,當你具備較強的SEO思維,不僅在百度這一類的搜索引擎平臺,也包括最新、知乎、抖音、微信、各大APP應用商店,等所有可以搜索或以興趣來推薦的智能算法平臺,都能有的放矢,獲得源源不斷的流量。所以SEO短期看是技術,長期看是藝術。
SEO表面看是跟面向機器做工作,其實本質還是跟人打交道,不是猜測機器的想法,而是揣摩人的想法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