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營運商計劃(GOP)第一批培育企業——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旗下又“添丁”,子公司順利落戶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據悉,首批41家GOP企業上半年業務規模同比增長超過40%。
離世界最近的地方依舊是全球投資熱土,今年以來,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內外資企業,加速布局我國市場,投資熱度持續升溫。
根據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最新發布的半年成績單顯示:上半年區域經濟發展升勢加固,“穩增長”的基本盤不斷鞏固。一季度保稅區域經營收入增長34.0%,創2010年以來單季增幅新高;二季度增長29.0%,增幅繼續保持在高位區間。2021年上半年與2019年同期比較,增幅達到35.7%,兩年平均增長16.5%。
經濟運行質效并舉, “引進來”“走出去”投資向好。上半年,保稅區域新設企業605家,同比增長36.0%;并吸引了“雅培貿易”“貝加萊”“風茂貿易”“凱西醫藥”“托福貿易”等優質企業增資擴容,上半年通過優質企業追加投資帶來的增資額占合同外資的62.4%。
企業能級不斷提升
區域配置全球資源能力不斷增強
今年5月,全球領先的體外診斷專業企業奧森多醫療在保稅區域內實現了“我國制造”的關鍵布局——奧森多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在外高橋正式啟用,這也是奧森多統籌國內國際創新資源,全面開啟本土化創新的一項具體舉措。
借助此次創新中心的設立,未來5年,奧森多將推動數十個新產品在我國上市(包括設備和試劑),同時,計劃通過人才引進、加大本土及國際合作等多項措施,進一步提升企業在我國的運作能級。
奧森多的迅速成長,是全球營運商計劃“驅動力”的一個縮影。2021年12月16日,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該計劃的啟動,推動了區內總部企業疊加決策性戰略職能、向產業鏈價值鏈兩端延伸功能、向亞太區和全球拓展業務,培育功能復合型和業務范圍觸達全球的更高能級總部。
借助GOP計劃,一批保稅區企業業務輻射的范圍正從我國擴大到亞太甚至全球。
保稅區管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保稅區域41家GOP企業合計完成經營收入1040.9億元,同比增長45.2%。
“熱度不減”的保稅區域,反映出的是浦東新區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而保稅區域內,隨著企業能級不斷提升,區內功能也不斷疊加、模式不斷創新,區域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也正不斷增強:浦東機場綜保區第一條進口汽車檢測線正式投入運作,查驗耗時從3-5天縮短為3-5小時;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銅指定交割倉庫、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銅交割指定倉庫正式揭牌啟用,浦東成為全國唯一實現銅品種四個市場完全流通地。
“保稅+”功能進一步豐富
區域轉型發展迎來新機遇
今年4月,上海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正式揭牌。升級后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保稅+”的功能進一步豐富,并和機場綜合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形成海港聯動、空港聯動,探索出更多海、陸、空、鐵業務的創新。
根據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上半年“成績單”顯示,該區域經營收入增長達30%,其中物流服務收入增幅達到40%。
隨著張江高新區空間調整方案獲批,新設自貿保稅園,保稅區域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形成突出“保稅+”特色的科創中心模式。
上半年,保稅區域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經營收入965.1億元,同比增長27.9%。上海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旗下的創意實驗室被納入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已孵化企業45家,生物醫藥行業占比90%以上,孵化成功率95%以上。
“引進來”熱度不減,“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上半年保稅區域境外投資項目91個,同比增長78.4%;境外投資中方投資額57.3億美元,增長4.0倍,已經超過上年全年的投資規模。
責任編輯 徐玲
實習編輯 曹元
來源 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