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付瀟閱)訊,前兩日,受“軍工板塊集中采購”消息,軍工股全面走弱。8月24日、25日,軍工板塊開盤走弱,尾盤回暖抬升。26號,軍工股開盤拉升。截至發稿,中航機電漲停,景嘉微、航新科技、中航電子漲超5%。
消息面上,8月21日,《關于加快推動陸軍裝備高質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發展的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發布。其內容被市場解讀為“軍工集采落地,對軍工板塊形成利空”。
多家賣方機構發布研報表示,受需求端推動,隨著采購量提升,軍品相應降價是必然趨勢。擁有備核心競爭力和卡位的公司可以忽略軍品降價的影響,甚至享受到未來訂單高增長的紅利;而競爭力低下、依賴于單一型號單一客戶的公司,則會受到嚴重負面影響。
多位鯨平臺智庫專家表示,軍工行業不會受到“集中采購”過多影響。如果集采落地,航天航空、船舶制造、大飛機等細分領域龍頭被集采的可能性較大。
中航西飛對財聯社鯨平臺表示,軍工景氣周期已至,公司未來預期樂觀。
中航機電對財聯社鯨平臺表示,軍品降價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不過其原因在于訂單數量增加。即使未來集采落地,公司也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軍品降價或成必然趨勢
在《倡議書》發布之前,曾有多家券商發布研究報告,表示需求端方面,軍工產業鏈生產任務飽滿,市場需求旺盛。
8月15日,德邦證券在其研報中表示:“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這一目標的指引下,軍工行業市場空間廣闊,當前時點的武器裝備建設僅僅只是拉開序幕。本輪裝備建設大潮始于‘十三五’末,到現在雖然成果顯著,但與軍事強國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尚不能滿足國防需求。我們強調,現代戰爭形態下,靠一兩型名人裝備難以撐起國防重任,因此裝備建設必將呈現出體系化發展、滾動式迭代、各類作戰和保障裝備百花齊放的態勢。后續伴隨著批產型號產能爬坡以及新型號逐漸轉入批產,行業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
德邦證券表示,現在已披露的上游軍工企業大部分都有較高的業績增速,行業高增長已得到部分驗證。同時,下游主機廠紛紛大幅上調關聯方交易金額、集團財務公司存款上限,再次佐證整個軍工產業鏈飽滿的生產任務。
8月23日,招商證券對《倡議書》發表評論,表示隨著采購量提升,產品有相應降價是行業必然趨勢。
行業受影響幾何?
談及《倡議書》對軍工行業造成的影響,部分賣方機構與專家表示,總體而言,倡議書的發布不會使行業基本面產生重大變化。
招商證券認為,行業發展邏輯未發生改變,國家對于國防裝備的需求形勢不變。同時國防裝備作為高端制造業,行業整體毛利率不高,2021年SW軍工指數平均毛利率17.05%,中航沈飛毛利率9.23%,航發動力毛利率14.97%,低于A股平均水平,軍工裝備的終端價格不具備大幅降價的基礎。本次發布的倡議書不會對行業基本面產生重大變化。
中信建投認為,軍品首先要保證技戰術指標、成熟度和可靠性,價格不是最關鍵的考量因素,價格的下降是有限度的,而且是在數量較之前大幅增長的背景下一定幅度的降價,規模效應也會有效的抵消降價對于盈利能力的不利影響。另外,本次降價的倡議并不具有強制性,而且在上半年航空板塊已經在實操中兌現,未來大概率影響也較為有限。本輪軍工板塊的上漲依靠的是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相關公司業績的持續釋放,而不是某個短期的事件催化。
鯨平臺智庫專家郭施亮表示,基于軍工行業的特殊性,行業本身很少出現低價中標或者惡性競爭現象。軍工行業的走勢受政策環境、資金面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不會受到“集中采購”過多影響。
鯨平臺智庫專家,高級投資顧問謝念渝表示,這兩天軍工板塊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大原因在于前期概念炒作,造成股價偏離價值,遂近期開啟回調。
據財聯社鯨平臺統計,7月2日至8月24日,軍工指數(申萬)漲幅為25.06%。8月23日,軍工板塊創出半年來新高,指數較年內低點上漲近40%。同期,上證指數下跌2.07%,深成指數下跌2.5%。
哪些公司受影響最大?
關于軍工集采落地具體會影響哪些上市公司,部分賣方機構與專家也發表了意見。
謝念渝表示,考量生產規模等因素,航天航空、船舶制造、大飛機等細分領域龍頭被集采的可能性比較大。
細分來看,國盛證券認為,軍工企業是否會受降價影響,很大程度取決于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及卡位,以及是否擁有成本轉移能力。
詳細而言,競爭力差或競爭格局差、依賴于單一型號單一客戶的企業或受影響較嚴重。他們會受到下游的成本轉移但是又不具備向上游壓價的能力。而擁有備核心競爭力和卡位的企業,可以忽略軍品降價的影響,甚至能充分享受到未來軍品訂單高增長的紅利。
國盛證券表示,看好的標的包括重點主機廠,如中航沈飛、航發動力、中航西飛、洪都航空、中直股份、航天彩虹、航發控制、湘電股份。
同時,看好在高壁壘環節中擁有核心卡位/競爭力的的軍工上游企業,包括:軍工高增長細分賽道的核心卡位企業,如撫順特鋼、紫光國微、中航高科;擁有強拓展能力的企業,如振華科技、西部超導、西部材料、上海瀚訊;軍民融合式成長的企業,如中航光電、應流股份、睿創微納、寶鈦股份。
招商證券認為,對主機廠而言,將價格的直接承擔者,對比中外同類裝備價格情況,差異相對有限,符合我國產業發展情況,因此預計裝備整體降價幅度有限,但在未來審價過程中,主機廠將對采購成本更加敏感,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而對產業鏈中上游供應商而言,所在行業環節是否有較高的壁壘,將直接決定其未來的議價能力,影響其產品降價幅度。
招商證券表示,看好的標的包括航空裝備產業鏈龍頭,如中航沈飛、航發動力、中直股份、中航西飛、洪都航空等;具備競爭優勢、業績高增長的個股,如振華科技、西部超導、航天彩虹、中科星圖等;估值處于低位且競爭格局穩定的個股,如中直股份、中航機電、中航電子、航天電器、航發控制等;航空發動機上游產業鏈,如圖南股份、派克新材、航宇科技、撫順特鋼、航亞科技等。
8月25日,財聯社鯨平臺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航西飛,中航西飛表示,公司無法就“集中采購”消息進行探討。不過,從行業本身而言,軍工景氣周期已至。從公司本身而言,可以確定的是,“十四五”規劃背景下,公司營收增加,業績向好,且于近期完成重組,總體未來預期樂觀。
財聯社鯨平臺統計發現,從2000至今,軍工股有過4次較大漲幅。分別在2006年初-2007年末、2009年初-2010年末、2015年上半年和2021年下半年。本輪軍工板塊上漲幅度顯著,不過遠不及此前4次漲勢。
8月26日,財聯社鯨平臺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航機電,中航機電表示,從公司本身而言,軍品降價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不過其原因在于訂單數量增加。即使未來集采落地,產品降價幅度也會處于可控范圍內,集采造成的訂單量增加會大幅度改善公司生產成本、財務成本,改善現金流,因此,即使集采落地,公司也不會受到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