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經濟活力的表現,有了不斷快速增加的人口,一個城市才有未來和希望。所以研究無錫人口的變化,意義重大。
沒有人口,就沒有未來和希望
無錫
無錫七普全市常住人口為7462135人,十年共增加1087736人,平均每年增長10.8萬人。這中間如果去掉無錫市戶籍人口本身的自然增長,那么對外來人口的吸引,每年尚不足10萬。
讓我們再來看另外的一組數據:
至2020年末,無錫市戶籍人口502.83萬人,也就是說,目前在無錫的外地戶口人員,已經高達246萬人,如果計算已已經把戶口轉進了無錫的外地人,總數將更多。
也就是說,現在的每3個在無錫的人中,就最少有是一個外來人口。
我們還要看到,在這246萬(最少)的外來人口中,至少有138萬是在10年之前就已經前來到無錫的了。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在最近的10年中,無錫吸引外來人口的能力,在不斷地減弱中。
無錫地圖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每個市、區的情況:
1.江陰市共有常住人口177.95萬人,戶籍人口有126.66萬人,江陰市總體上吸引了外來人口51.3萬人。
但是近十年間江陰只增加184377人,平均每年才1.8萬人,去掉本地人口自然增長,應該每年吸引外來人口不過1.5萬人。
再考慮到江陰的人口基數在177萬,明顯,江陰對外來人口吸引力不足。
2.宜興市七普常住人口數為1285785人,戶籍總人口107.58萬人,宜興共吸引外來人口21萬人。
最近十年間宜興共增加50243人,平均每年只有不到5000人,宜興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更差,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吸引力。
3.梁溪區常住人口數為985465人,戶籍人口79.12萬人,只吸引了19萬人。
近十年間共增加41077人,平均每年不到4000人,與宜興不相上下,所以梁溪區也垂垂老矣,開始城市空心化。
4.惠山區七普常住人口數為893675人,而其戶籍總人口只有500853人,共吸引外來人口39.3萬人。
最近10年間它共吸收外來人口23萬多人,平均每年吸引2萬人,以其人口基數,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5.錫山區常住人口數為882387人,全區戶籍總人口472905人,共吸引外來人口41萬多人。
最近十年間共增加200974人.
錫山的這吸引外來人口的能力,比惠山還強大。
6.新吳區常住人口數為720215人,新吳區全區戶籍人口38.7萬人,吸引外來人口33.3萬人。最近十年共增加182520人。38萬的戶籍人口卻能每年增加1.8萬,這能力怎么說呢?
7.濱湖區常住人口數為592984人,戶籍人口為37.27萬人,吸引外來人口共22萬人。
8.經開區(32.21萬人)
經開區常住人口數為322109人,占全市人口比重為4.32%,最近十年共增加149597人。
結束語: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最強大的無錫的前三個區應該是是:
惠山區、錫山區、新吳區。
而吸引能力最差的三個區市是:宜興市、梁溪區和江陰市。所以未來惠山、錫山和新吳的發展可期。有人說,經開你怎么不說?
經開當然也有強大的吸引力,但是你要知道,經開區只是由2個街道構成的,它的總的體量很少,研究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