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游防沉迷新規施行后,有家長向感謝反映,自家孩子仍能在非時段進入。是什么讓未成年人繞開網游防沉迷系統?調查發現,網上存在有所謂“防沉迷破解”教程。其中,有人利用一些平臺僅需提供身份證號及姓名即能完成“實名認證”,通過網上泄露得個人身份信息來突破防沉迷系統。而這一現象得源頭,指向得是個人信息買賣得網絡黑產。律師人士指出,不論是出售,還是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都是違法行為,可涉嫌犯罪。
感謝調查:個人信息黑產與“破解防沉迷”掛鉤未成年人網游防沉迷新規施行后,實測多個網絡平臺發現,一些得實名認證只需用戶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二者對應一致就能通過。
感謝調查發現,網上有人兜售所謂“教程”指導未成年人通過網上泄露得一些成人身份信息繞過防沉迷限制。而這些“成人身份證信息”得源頭,指向得是個人信息買賣得非法產業鏈。
而在此前得調查中,有賬號批發商手中存有大量賬號,這些賬號大多為批量注冊,實名賬號可能是使用一些在互聯網上泄露得公民個人信息庫注冊。一名“號商”告訴感謝,這種賬號通過“找資料”“刷腳本”大量注冊,而所謂“找資料”,指得是用非法購買個人信息得方式為賬號做實名認證。
有玩家告訴感謝,目前一些小程序或手游中,使用網上搜到得身份證信息也能完成實名認證,但一些平臺會設置重復識別機制,只要檢測到身份信息被多次用于實名認證,會默認開啟人臉識別,只有過了人臉識別環節,才能進入。
防沉迷能破解?有未成年人被騙注意到,網上仍流傳不少有關“解除防沉迷”得方法和教程。不過,這些方法教程得有效性值得懷疑,反而“找人解除防沉迷限制被騙錢”得新聞卻開始出現。
據報道,此前一名13歲女孩在玩受到防沉迷限制后,輕信某視頻平臺上“40元即可解鎖人臉識別”得評論,被騙6000多元壓歲錢。此外,網上也有未成年人反映,尋求“防沉迷破解方法”得過程中遭遇騙子,險些遭遇盜號。
隨機生成身份證號可過實名?感謝實測不存在另外,感謝發現,此前網上曾流傳所謂得“虛擬身份證號隨機生成器”,聲稱可隨機生成“成人身份證號”,繞過防沉迷系統,通過實名認證。對此,感謝也展開了調查。
了解到,有關“身份證號生成器”得報道集中在2006至2014年,近年來此類新聞較少。早年間,有些玩家為避開實名制和防沉迷系統,利用網上得虛擬身份證號生成軟件,生成假得身份證號碼。據報道,輸入所在區域、年齡、性別即可生成數百個“身份證號碼”,通過生成得身份信息,再加上虛構得姓名,注冊網游賬號成功得案例相當多。
感謝調查發現,這些“虛擬身份證信息生成器”網站至今仍然存在,有得僅提供“虛擬身份證號”,有得還標著對應得姓名。這些姓名疑似隨機偽造。感謝在網上找到了多個“虛擬身份證號隨機生成器”,該類“生成器”確可生成虛擬身份信息,但該信息無論在小程序或是多款手游中輸入,均被告知“身份信息錯誤”,無法通過驗證。
某個虛擬“身份證號”生成網站。
2020年3月,據報道,虛擬身份證號碼仍然可以騙過個別實名認證系統。報道稱,感謝在網上找了一個虛擬身份證號,嘗試注冊登錄某款網絡手游,結果可以正常進入。但下載該手游發現,進入后即提示要進行實名認證,而用虛擬身份證號生成網站提供得信息,無法通過實名認證。
采寫 南都、N視頻感謝馬輝 魏志鑫 陳杰生 吳筍林 實習生李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