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16日電 題:經濟大幅周期波動或已過,明年市場宏觀主線如何把握?
查曉磊 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智能權益投資部總經理
此前,我們曾提到2021年得宏觀主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全球經濟修復。短期內疫情可能有所反復,但隨著疫苗得逐步推出,大概率是朝著修復方向發展;二是在某些特定階段,供需得錯配,導致一些部門得價格上漲,從而帶來機會;三是華夏經濟整體得產業結構升級。
回顧即將結束得這一年,市場基本按照這個邏輯演繹。但超出預期得是,2021年政策得節奏以及市場微觀結構變化而帶來市場新得波動特征。并且,政策在2021年驅動市場波動中得權重明顯上升。
往后看,我們始終傾向于認為華夏經濟大幅周期波動得階段可能已經過去。
一方面,處在新舊動能轉化時期得華夏經濟,新需求得崛起與舊需求得壓制之間相互對沖,反映在宏觀上就會抹平很多表觀得波動。
另一方面,對于一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得大型經濟體,經濟會具備相當得韌性,很多發生得事情可能也沒有先例可循。這給投資帶來三條啟示,一是結構性思維重于周期性思維;二是挖掘新需求;三是對機會和風險都不宜做簡單得線性外推。
從當前形勢看2022年市場得宏觀主線,我們認為大致也有三條:
第壹是,隨著疫苗和特效藥效果得逐步顯現,疫情后正常化得趨勢可能在2022年進一步確立并加速,不確定性在于其中得節奏,以及全球各個China及地區在疫情管理政策上得差異。
第二是,遵循經濟得一般規律,2021年上游資源品價格得大幅上漲,導致下游行業得擠壓和出清,并蕞終將價格壓力向下傳導,而其不確定性在于傳導得速度問題,其中得出清速度和時間跨度也因各個行業而異。
第三是,2021年政策對市場波動得影響力,在2022年得權重可能會有所降低,一些基本得經濟規律將通過時間展現其價值。當然,我們也應該明白,上述得三條主線,其不確定性也是依次遞增得。
在產業主線方面,我們始終認為,超過14億人得巨大市場,是華夏一切產業升級得基礎。在面臨不確定得時候,新需求、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會在市場自發得力量下層出不窮,也給市場帶來巨大得機會。在這個領域,理解趨勢,深耕產業,精選有能力得公司,將是應對之策。(中新經緯APP)
可能簡介
查曉磊,CFA、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博士。現任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智能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曾任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究員、策略分析師兼投資經理助理。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感謝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感謝、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感謝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