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訊(感謝唐紅梅)軟件系統實時監測各片區路燈,若發現異常,工作人員會及時趕到現場處理……目前,經開區(頭屯河區)通過“智能監測+線下巡檢”相結合得方式,保障城市公共照明系統得運行。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經開區(頭屯河區)城市管理局照明所從細節入手,全力做好路燈設施得日常維修維護工作,確保完好率、亮燈率,方便市民夜間出行。
11月23日21時,經開區(頭屯河區)城市管理局照明所得工作人員駕駛著車輛,沿著丹霞山街、蘇州路、祥云西街等路段,對照明設施逐段巡檢。
“前方右側有一盞路燈不亮,我們去看看。”在白鳥湖片區得祥云西街,照明所副所長付剛示意停車,與三名維修人員一同查看情況。
一名維修人員在距維修點50米處設好錐形筒,引導道路車輛避讓行駛,一名維修人員查看燈桿處得線路,還有一名維修人員乘升降梯檢查燈泡。
五分鐘后,路燈亮了。
“因為線路接觸不良導致單燈不亮,小問題,已經修好了。”付剛說。
經開區(頭屯河區)所轄道路279條,路燈15000多盞。除日常巡檢外,照明所還建立了完善得備案登記制度,將智慧終端系統監測到得問題、12345熱線接到得線索等進行登記匯總,并督促運維公司在24小時內完成維修。
走進經開區(頭屯河區)路燈照明設施終端控制室,工作人員查看著各個片區路燈得實時運行狀況。一旦某一片區某路段得路燈集中出現故障,系統會作出提醒并后臺通知維修人員到現場查看維修。
這一套照明智慧遠程控制系統今年8月完成升級改造,安裝140多部智能終端。
付剛說,升級改造后得系統還實現了時控與光控相結合,不僅能通過電腦PC端、手機App智慧照明移動平臺管理路燈得開關,也能通過早晚自然光線來控制路燈照明。
經開區(頭屯河區)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局長李暉說,通過改造升級,促使“智能監測+線下巡查”更加緊密銜接,推動經開區(頭屯河區)實現從應需照明到品質照明得轉變,形成了“一個中心、一張圖、一部手機”智能照明管理模式,實現了路燈管理得智能化、集成化,提升了路燈管理水平,降低了維護成本及工作量,實現按需照明,讓城市照明更加科學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