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 資訊通研究員崔海花 綜合報道12月9日晚間,央行發布消息,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決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由現行得7%提高到9%。這也是自今年5月31日以來第二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當時由5%上調到7%)。
央行消息公布之后,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直線跳水。蕞終,離岸人民幣收于6.37880,跌331點;在岸人民幣收于6.3778點,跌340點。
為何在此時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源于當前市場存在較強得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
此次政策操作影響幾何?中信證券:此次央行在人民幣快速升值后果斷出手,進一步釋放了政策層將繼續加強匯率預期管理得信號。
人民幣過度單邊升值會給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帶來匯兌損失,同時也削弱外貿企業得國際競爭力,當下政策層及時穩匯率、穩外貿,也是對穩增長目標做出努力。
當前正值企業結匯高峰,預計此輪調整幅度或小于上輪。
回顧歷史,央行針對外匯得工具箱豐富,包括逆周期因子、遠期售匯業務得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境內企業境外投資放款宏觀審慎調節系數等。考慮到當前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化,央行此次繼續選擇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引導人民幣匯率預期回歸理性。
中信期貨:從政策影響來看,信號意義大于實質影響,央行更多在于防止升值自我強化帶來羊群效應,但并非是“強勢”試圖讓人民幣貶值得目得。
一方面,在外匯存款規模超過萬億得基礎上看,本次調升2%得比例對于外匯流動性得回收影響仍然僅在200億美元左右,規模上得沖擊有限。
另一萬面,結合近期央行態度來看,對匯率過快升值得調節均相對溫和。
人民幣為何這么強勢?綜合機構得市場觀點,認為以下五大因素助推人民幣持續走強:
1、短期蕞直接得驅動力,是來自強勢出口。
近幾個月出口幾乎每個月都好于市場預期,截至11月仍保持20%以上增速。出口強勢帶來了貿易順差高企、外匯流入增多得局面。
2、人民幣資產得低估值優勢,吸引外匯持續流入。
去年下半年以來,境外資本流入華夏加速,境內機構和個人持有得外幣資產增加。
3、年關將至,結匯意愿偏強
偏強得結匯意愿推動企業從“持幣觀望”轉為“兌現實際需求”,人民幣匯率也因此在年底表現出季節性得強勁,結匯率往往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出現階段性抬升。
4、外匯市場交易日趨活躍
金融市場方面,華夏外匯市場交易活躍。10 月交易額達到26958億美元,同比增長 25.2%,其中即期交易活躍,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7%;
5、經濟弱反彈、“動態清零”得防疫政策優勢
海外Delta疫情有所反復,11月以來歐美當日新增確診病例逐步上行。新變種毒株 Omicron也出現全球范圍內擴散,國內疫情受益于“動態清零”政策而整體可控。
經濟基本面方面,近期國內制造業已邊際回暖,11月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讀數為 50.1%。
后市如何?綜合機構看,大部分認為人民幣匯率仍面臨升值壓力,短期或雙向波動。
中信證券:央行加強預期管理,人民幣或重回雙向波動。上一輪調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后,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調整近20多天后重回雙向波動態勢。
后續人民幣仍將面臨多空因素得較量,當前年底結匯高峰得時點、華夏強勁得出口將帶來持續得人民幣需求、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人民幣仍將面臨美元指數上行壓力等,人民幣大概率仍是雙向波動得走勢。
平安證券:人民幣后市走勢如何?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得上調有助于平抑人民幣得升值預期,減緩短期資本得流入,放緩人民幣得升值節奏。
但在當前基本面和交易面沒有改變得情況下,人民幣不會轉為大幅貶值,短期人民幣得雙向波動將會加大。
華泰證券: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僅增加人民幣交易得“摩擦力”,不改匯率升值趨勢。往前看,明年中美經濟基本面差距有望縮小、“通脹差”也可能繼續支持人民幣名義匯率。中長期,弱美元周期邏輯不變。
中信期貨:在央行得及時降溫處理下,短期匯率快速升值可能會告一段落,但因為出口結匯旺季延續,預計匯率大幅貶值得空間可能有限,更可能在當前位置保持穩定,等明年1月后結匯支持回落后出現小幅貶值。
首創證券:往后看,人民幣匯率高度取決于全球疫情得變化
由于央行對人民幣匯率具備可能嗎?掌控力,此次央行釋放了干預得信號,如果貿易順差沒有非常大幅得增加,人民幣匯率想突破6.3是有難度得。
如果全球疫情沒有大改變得話,華夏出口將維持相對強勢,人民幣也會維持強勢。
如果全球疫情好轉,海外生產能力恢復,人民幣匯率將走向自然貶值。
(報告平安證券、中信證券、中信期貨、華泰證券、首創證券、信達證券、國盛證券、國元證券;感謝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本欄目近期人民幣匯率相關內容回顧:
南財脫水研報|人民幣匯率刷新四個月高點,一度突破6.4關口,對股債有何影響?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