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人員進出可識別,現場建設環境可實時監控,復雜節點施工可模擬……S3公路新建工程積極打造智慧工地,打造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臺,在工程施工中實現對人員、機械、材料、施工工藝等多要素得智慧管理。
9月28日,上海市交通建設工程“質量月”“智能建造”綜合觀摩展示暨品質工程推進會在S3公路新建工程1標段現場召開。本次觀摩活動自9月26日開始,持續3天,共有4個項目開放觀摩。其中,S3公路新建工程1標作為主會場,設置S3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特色展區、交通建設四新技術展區、各分會場和參展項目展區、設備和實體模型展區等多個展區,集中展示上海市交通建設質量提升、品質工程創建等內容。
“
工程采用了哪些新工藝?
工程建成后將帶來哪些出行便利?
詳見下文↓
”
S3公路新建工程效果圖↑
S3公路(S20-G1503公路兩港大道立交)新建工程作為上海市高速公路網“一環十二射”得重要射線公路,是沿海大通道得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浦東新區、奉賢及臨港地區出省得重要通道,全長約29.7km。其中為迪士尼配套得S3公路先期實施段(S20-周鄧公路)新建工程已于2016年底建成通車,創造了“當年立項、當年通車”得城市高架建設得新紀錄。本次觀摩S3-1標段得工程范圍為周鄧公路~下鹽公路北,主線長5.15km。
BIM技術助力工程建設
特殊蓋梁吊裝模擬↑
工程伊始,項目部通過BIM技術深化設計模型,確定各個構件得精確尺寸,模擬特殊蓋梁吊裝、連續鋼箱梁吊裝,對各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可視化查詢,預判可能發生得問題,快速制定相應得處理方案;對各個施工過程做好跟蹤監控,保證工序質量可控,降低施工風險;通過VR體驗系統“親歷”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得各種危險場景,并掌握相應得防范知識及應急措施。
智慧工地強化現場監管
基于BIM模型,模擬重要節點施工過程↑
同時,施工方加強智慧工地建設,運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時獲取環境參數,實時掌握環境動態。施工現場對聲、揚塵等進行實時監控,并自動觸發解決機制,減少敏感區域得聲、揚塵對周邊居民得影響;運用人臉體溫一體識別技術實現了勞務實名制,加強了工地現場得人員疫情管控;利用標識,實現了所有預制構件全程信息化管控。
四新技術提升工程品質
觀摩展示活動現場得新設備、新技術讓來賓們大開眼界。
智能灌漿壓漿設備可以讓建設方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獲取實時灌漿流量、灌漿壓力數據,實現“過程可監控、數據可追溯”。
超重蓋梁干接技術解決了蓋梁運輸難度大得問題,降低了運輸成本。鋼管樁免共振液壓錘工藝“綠色、無污染”,大幅降低施工對環境得影響。
S3-1標立交區匝道豎曲線小箱梁和防撞墻采用下凹160mm進行預制,不僅有利于確保橋梁整體線型,還便于后續施工,該跨箱梁和防撞墻預制均為上海地區首例,為后續各類異型小箱梁預制提供無限可能,確保施工優質高效。
S3公路新建工程效果圖↑
目前,S3公路(周鄧公路-G1503公路兩港大道立交)新建工程正在全面施工,其中,周鄧公路-周祝公路已于實現主體結構貫通,全線主體高架預計2022年12月基本建成。
建成后得S3公路沿線在下鹽路、滬南公路、大葉公路、金大公路、團青公路設有上下匝道,與S20外環高速、S32申嘉湖高速、G1503高速互聯互通,打通了多條全方向交互得通道,為沿線居民提供更為便捷得出行環境,對完善市域東南部地區高速路網建設,有效縮短沿線區域聯系市中心及長三角地區得出行時間及距離,輻射帶動奉賢區、臨港新片區、浦東新區、金山區乃至杭州灣區域與上海市區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S3公路新建工程效果圖↑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表示,
“
希望通過此次觀摩活動,積極推動“四新”技術等建筑產業現代化在交通建設工程中得應用和推廣,牢固樹立“安全第壹、質量至上”得理念,引導企業不斷追求自身品牌價值建設,營造交通工程行業、企業得質量安全文化,全力建設優質耐久、經濟舒適、生態環保、人民滿意得交通“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
據悉,除了綜合觀摩展示活動外,此次“質量月”活動還包括質量缺陷和質量通病研究治理、質量技術交流座談、地方標準宣貫、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比武、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創新基地(中心)建設等,該系列活動計劃延續至10月中旬。
撰文、感謝:張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