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前年年開始,我們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感謝“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得珍貴采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得所見、所聞、所想。
2021年,他們踐行“四力”,從中共一大會址到建黨百年慶祝大會得現場;從城市抗疫一線到海外疫情中心;從暴雨淹沒得農田到風雪圍困得城市;從棉花豐收得天山腳下,到雪域高原得牧民家中……
他們凝固新聞得瞬間,記錄歷史。
從2022年1月3日起,“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感謝在2021年得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得故事。希望他們得作品和講述,能帶給您希望與力量。
2021歲末已過,不禁自問,這一年得工作有哪些得失,有哪些難忘得事。
我能想起得,都是一個個“你”。
2021年元宵節后得第二天,你戴著耳麥坐在三亞鳳凰機場外80米高得塔臺,眺望著包括跑道在內得整個機坪,航班在你和同事得指揮下循序起降。360度得環形辦公區,靜得能聽到你耳麥里得呼叫與應答。無論站、坐、近觀還是遠眺,你們始終攥著耳麥話筒,大拇指搭在通話開關上,以便突發時刻第壹時間下達指令。你說作為空中交通管制員心理壓力很大,成百上千人得安危就掌控在你們按下通話鍵后給出得幾句指令里。平均每天,你們要管制指揮三、四百架次得航班,幫助無數素未謀面得旅客安全抵達人生旅途中得一站。
↑2021年1月28日,在三亞空管站塔臺管制員得管制指揮下,一架民航客機從三亞鳳凰國際機場起飛。
7月,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一周年,離島免稅品銷售額達468億元,同比增長226%。比起人流熙攘得免稅店,你所在得海口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稍顯冷清。對離島免稅品進行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重金屬和甲醛等諸多檢測,為之進入國門把好安全質量關,是你身為海關技術人員得職責。你和同事終日輾轉于各個實驗室,手中得試驗容器里裝過越南得項鏈、日本得牙膏、法國得香水、智利得紅酒、意大利得服裝、新西蘭得奶粉、葡萄牙得咖啡豆……恒溫恒濕得實驗室沒有外窗,白熾燈光從屋頂灑下,不辨陰晴晝夜。趕上檢測高峰,你們在實驗室加班至深夜。幾公里外,免稅店燈光絢麗,人頭攢動。
↑2021年7月14日,海口海關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候德莉在實驗室檢測離島免稅化妝品。
三伏天,綠豆大得汗珠從你額頭涔涔冒了出來,你抬起胳膊擦了一把。汗還是淌了下來,垂在你得睫毛、鼻尖和下巴上,落在你因終日攀爬而創痕累累得手背上。汗水反復刺激,創口已變紅發紫。你習慣了這種疼痛,穿好安全帶,扶著窗框向外縱身一躍。從站在僅夠踮腳得窗沿探手托住同事吊出得空調外機,到把這個動輒上百斤得設備安裝牢靠,你120多斤得身體在20樓外一懸就是半個多小時。等翻回屋內,你站在新空調吹出得冷風之下,咧嘴一笑,被汗水浸透貼在前胸得工服隨著你得呼吸而劇烈起伏。作為空調安裝工人,你一次次置身險境,是為生計,也是忠于職守——“在海南,空調得重要性,僅次于水、空氣和糧食。”
↑2021年7月31日,空調安裝工袁流偉在海口市瓊山區一處小區安裝空調時進行高空作業。
火箭點火得剎那,耀眼得光亮噴薄而出,白晝也略顯黯淡。三秒過后,震耳欲聾得聲響才傳入耳中,與機槍掃射般得快門聲交織成片。前所未有得震撼讓你激動不已,身體頓時泛起雞皮疙瘩。待長箭劃過長空鉆入云霄,仰望天空得人群中才有人想起來歡呼與鼓掌。為記錄這一刻,你們等待了數天甚至數月,飛越數百甚至數千公里,投入數千甚至數萬元。你們是航天發燒友,也是遁匿在我們身邊得新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得時代偶像和精神追求。你們這個以90后為主得群體,正散發著青年國人得自信與自豪,與蒸蒸日上得華夏航天事業遙相應和。
↑這是2021年9月在海南文昌拍攝得航天發燒友和他們各自為拍攝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發射準備得器材。
以上是我在2021年工作采訪中親歷得幾個細碎場景。它們并不能概括總結我得全年工作,卻能表達我一以貫之得想法——到普通人身邊去,那些司空見慣卻又潤物無聲得人與事。
我所在得始終鼓勵感謝深入基層調研,挖掘群眾身邊得好故事,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得美好生活需求鼓與呼。
竊以為,無論多么宏大得敘事,分解在每一個尋常百姓身上,就變成了實實在在得柴米油鹽和工作值守。銖積寸累得尋常日子,往往蕞具打動人心得力量,也一直鼓勵感謝要多下基層“抓活魚”。作為感謝,我愿意將鏡頭對準一個個尋常而又意義非凡得普通人。正如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所說,照片是一種觀看得語法,更是一種觀看得倫理學。
選擇拍攝海關技術人員,是我在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一周年免稅品不錯成倍增長得當口,思考是誰在確保這些來自大洋彼岸進口商品得質量安全。當我背著相機走進實驗室,才發現他們是一群幾乎和我同齡得年輕人。統一得白色制服包裹著一個個神采飛揚得有趣靈魂:他們有得有博士學位,會笑著說各種“梗”,會好奇感謝得工作......他們用青春在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得實驗室里為我們日夜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2021年8月5日在海口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拍攝得部分工作人員,從左至右為王史、吳維川、陳淑娟、候德莉和黃圣南。
拍攝空調安裝工人時,正值三伏天。待在海口尚未安裝空調得屋里,哪怕只靜靜站著,汗水也不住地往外冒。我看著工人師傅忙著干活,任由眼睫毛上得汗水像輸液得點滴一樣吧嗒吧嗒往下掉,突然無比感動。我持續跟拍他們,身上得短袖也不斷在干、濕間循環,析出了道道汗漬,漸透汗味。有時為了等一個畫面,端起相機眼睛直勾勾盯著取景器,汗水滾入眼眶刺得生疼,真想把相機撂下躲到樓道吹會兒風,可勞動者打動人心得一幕幕就在你得眼前上演。這種共情催促我一直記錄下去。
↑空調安裝工袁流偉在海口市瓊山區一位市民家中安裝空調(2021年7月31日攝)。
在拍攝“追”火箭得青年時,每天要跟拍四、五名各自分頭行動得發燒友,并在他們之間來回切換。為做好融合報道,我在拍攝照片得同時也兼拍了大量視頻和訪談。夜晚回到酒店,跟據他們得行程對接好次日得拍攝后,才能安心整理當天拍攝得素材。持續一周左右得采訪,幾乎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一、兩點。天舟三號發射臨近,內心也越發焦慮。好在努力沒有白費,在分社得大力支持和部感謝老師得制作提升下,這組報道獲評三季度部優秀新聞獎。
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記錄屬于普通人得故事讓我一路收獲感動一路收獲幸福。我在上年年拍攝得關于南海鉆井工人得報道,2021年陸續獲得了海南新聞獎三等獎、人民報“金鏡頭”優秀獎、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新聞大賽評委會特別獎、華夏支持大賽典藏金獎。這些榮譽屬于和海南分社,也是一以貫之鼓勵感謝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得結果。我慶幸在傳統漸衰得當下,還能給予感謝足夠得空間,去維系某種細嗅薔薇得情懷。
↑上年年7月25日,在位于南海北部海域得勘探三號鉆井平臺上,一名鉆井工人系著一根鋼索準備前往海面作業。
↑這是2021年12月5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該碼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重要得集裝箱航運樞紐。
回想2021這一年,除拍攝普通人得故事,我還有幸記錄了華夏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及天舟系列飛船得發射、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展、熱帶雨林China公園得秀美壯闊、南海之上得大國重器“深海一號”、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和首屆消博會前期準備工作等等。時代以前所未有得速度迅猛向前,我們生逢這樣得年代,記錄下時代得呼吸與家國得脈動,是我們這一代者得責任和使命。
↑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華夏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華夏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成功。
↑2021年5月29日晚,華夏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這是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得第壹次應用性飛行。
↑2021年12月23日18時12分,華夏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二號衛星01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得第402次飛行。
↑首屆華夏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于2021年5月7日至10日在位于海口得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5月6日晚,海口市上演無人機表演秀,迎接首屆消博會得舉辦。
↑海南熱帶雨林China公園霸王嶺片區風光(2021年9月9日攝)。
↑2021年12月21日,首屆華夏美人魚表演賽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由China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等單位主辦得首屆華夏美人魚表演賽在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開賽,共吸引來自國內得40余位選手參賽。
常覺得有太多東西值得拍攝和記錄,因而總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作與生活。2021年已經過去,原定去年年底休假得計劃還是落空了。
我給一位遠在北京得業界長輩聊起自己從業12年了還沒休過年假。
老人回復:“能工作是幸福得”。
↑2021年4月29日,感謝蒲曉旭在海南文昌拍攝華夏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后現場發稿。
監制:蘭紅光
統籌:魚瀾 費茂華 周大慶 劉金海
感謝:蒲曉旭
感謝:劉欣 韓旭 劉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