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訊 » 問答式 » 正文

        從泡茶到煮茶,村姑陳從不同角度告訴你,白茶什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8-25 19:07:03    作者:宮志強    瀏覽次數:31
        導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于最新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前兩天,有位茶友來給我們提意見。說視頻里泡茶的姿勢,不夠優雅,也不夠專業。并且,特意指出了一個問題——“茶湯倒完以后蓋碗還甩了兩下?!蔽?/p>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最新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兩天,有位茶友來給我們提意見。

        說視頻里泡茶的姿勢,不夠優雅,也不夠專業。

        并且,特意指出了一個問題——“茶湯倒完以后蓋碗還甩了兩下?!?/p>

        我相信,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也樂于接受不同的看法和聲音。

        但是,要先分清是對還是錯。

        所謂的“甩兩下”,不過是為了將蓋碗中的水分徹底控干,沒想到反而成了別人眼里的“不優雅”。

        想來這位朋友平時泡茶,光顧著優雅,本末倒置了。

        泡茶的根本,在于將茶湯泡得好喝,而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說到這里,不由想到了以前常被說起的“留根法”。

        有一部分人,他們在泡茶的時候,每次出湯都留點底在蓋碗里,而不是完全將茶湯瀝干。

        據某位茶友說,他引用的是自己平時鹵牛肉的經驗。

        “北方煮肉,每次的湯底都留一些,到下次煮加點水,味道更好?!?/p>

        故而,想當然地認為,既然烹飪是如此,泡茶應該亦是如此。

        可不曾想過,煮肉和泡茶之間,隔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2》

        用蓋碗泡白茶,要不要“留根”?

        幾年以前,茶圈中一直流行著一種泡法,叫做“留根法”。

        聽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茶葉的滋味得以延續,風味沒有太大的落差和起伏變化。

        常用在滋味浸出率高,且不怎么耐泡的茶葉身上。

        但是,人最怕固步自封,社會在進步,茶圈里的觀念也應該更新換代。

        如今來看,用蓋碗泡茶時留根的做法,早已過時了。

        并且,對于好茶而言,留根不僅對茶湯的滋味沒有增益作用,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

        原因在于,當大部分茶湯出盡以后,蓋碗中所留下的余水較少。

        而這些少量的茶湯,看起來不起眼,卻可能成為下一沖,乃至之后每一沖茶湯口感苦澀的“藥引子”。

        把她們留在蓋碗里,依舊和白茶浸泡在一起,由于溫度較高,茶葉便開始不斷釋放內質。

        看,妥妥的悶泡啊。

        雖然量少、范圍較小,但悶泡的事實無法改變。

        如此一來,底下剩余的茶湯,便成了白茶的“濃縮版”。

        雖然常言道,濃縮就是精華。

        但是,未必適用在泡茶這件事上。

        從茶水比例失衡(茶多水少),到悶泡,再到留根,無一例外,都會使得白茶的風味變差。

        一杯小小的茶湯里,濃縮了大量的咖啡堿和茶多酚等苦澀物質,遠遠超過我們味蕾可接受的范圍。

        而這樣的茶,能稱得上是好喝嗎?

        況且,當內質被提前釋放,好茶的耐泡度也會受到極大影響。

        因此,“留根法”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對于內質匱乏,滋味物質不足的茶葉來說,的確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可對于好茶而言,卻成了無妄之災。

        所以,泡茶時一定要瀝干蓋碗里的水分,一滴不留。

        《3》

        如何徹底瀝干蓋碗里的茶湯?

        關鍵在于,角度。

        列位看官可能會感到不解,難道泡茶也要像做數學題一樣,計算角度嗎?

        其實,我們要做的,只是盡量翻轉手腕即可。

        泡茶的步驟,簡而言之,就是投茶、注水、出湯、瀝干。

        但許多人由于疏忽,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前三點上,唯獨忽略了最后一點瀝干。

        殊不知,沒有瀝干蓋碗里的茶湯,會引起那么大的連鎖反應。

        就像是“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外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p>

        而一次疏忽,導致蓋碗中留下了少量余水,也會導致后幾沖的茶湯滋味苦澀,甚至白白浪費了一泡好茶。

        其實,有不少茶友都犯過同樣的錯誤。

        看他們發來的沖泡視頻,往往存在著一個問題,出湯時當手腕翻轉到一定角度時,就固定不動了。

        把大部分茶湯都出盡了以后,便直接把蓋碗放平,放回到茶盤里。

        這個角度,顯而易見,還不足以讓茶湯完全倒出來,并且徹底瀝干。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繼續翻轉手腕,直到手臂與桌面形成一個130度左右的夾角。

        接著,我們就會看到,有幾滴余水從蓋碗的縫隙中,陸陸續續地流了出來,匯入公道杯里。

        對于新人而言,能順利完成這一整套動作,已經是可圈可點的了。

        但恰好在最后關頭,功虧一簣。

        其實,不得不說,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茶友,頗為細心。

        他發現了我們沖泡茶葉時,不僅要翻轉手腕,還會用力向下抖幾下。

        唯一的遺憾,是沒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如果他再細心一點,就會發現,每抖一下,都會有一到兩滴的茶湯,從蓋碗里被抖下來。

        直到完全瀝干以后,才會放下蓋碗,分湯品飲。

        這一系列流程操作下來,才是泡茶的正確步驟。

        《4》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留根法”?

        首先,我們排除了蓋碗沖泡。

        平常以玻璃杯泡綠茶,或是新茶白牡丹、壽眉的時候,我們會留下部分的茶湯,以延續茶葉鮮香醇爽的部分。

        把一部分茶湯留在杯中,相當于延長了茶葉在水中的沖泡時間。

        如此一來,便可以使下一沖茶湯承接之前的口感和濃度,避免出現后幾泡滋味淡如開始的窘境。

        之所以玻璃杯泡茶可以留根,而蓋碗泡茶卻不建議,主要原因在“茶水比例”。

        以泡白茶為例,通常是投干茶5克,搭配110毫升左右的標準蓋碗。

        而玻璃杯泡白茶,200毫升的水,只需投茶1-1.5克,便綽綽有余!

        可見,茶水比例的差異,導致一個可以留根,而另一個不可。

        至于留多少,由茶友們自己的口味決定。

        有人喝一半留一半,也有人喝七分留三分,沒有具體的要求。

        另外,不僅是泡茶,煮茶時也有不少茶友想到了留根的問題。

        “第一壺茶煮完以后,要不要留母湯?還是喝完再繼續加水煮?”

        從本質上來說,“留根”和“留母湯”的意思相同,只是叫法不同罷了。

        有的茶友,會選擇留一點母湯,到了第二壺,再加點純凈水,開始煮下一壺茶。

        而有的茶友,出于排斥反復燒開的茶水的原因,所以拒絕留母湯。每次都要喝到干干凈凈以后,再添水煮茶。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并且,科學家們也早已針對“喝千滾水會中毒”作出了辟謠,稱純屬謠言。

        留不留母湯,還是茶友們自行決定吧。

        總而言之,對于好茶來說,內質充足,不管選擇是什么,都不會使得下一壺的茶湯滋味快速下降。

        《5》

        瀝干茶湯,關鍵在于愿不愿意用心。

        打著愛茶的口號,卻不行愛茶之實。

        明明瀝干只需要幾秒,就能還好茶原汁原味,只因為覺得翻轉手腕太累,抖蓋碗不夠優雅。

        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句話:

        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

        而不以瀝干茶湯為目的的泡茶,又何嘗不是呢?

        好茶,來之不易,珍稀且難得。

        學會沖泡她們,才不辜負了一款好茶。

        每次喝高山白茶,都像給口腔做了一次spa,從內到外,都清香四溢。

        既然如此,提升自己的泡茶技術,刻不容緩。

        更多關于泡茶的知識

        煮白茶,講究茶湯留根保存風味,那蓋碗沖泡也要留根嗎?

        泡茶時,老茶客們常提的悶泡、坐杯、留根、瀝盡,你都了解嗎?

        白茶的新茶春壽眉,沖泡出來為什么發苦?五個步驟為你解開謎團

        悶泡和快出水,哪個更容易知道白茶品質?

        用蓋碗沖泡白茶,出水快茶湯就一定不苦不澀嗎?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1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宮志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宮志強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一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精品午夜福利无人区乱码一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