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訊 » 建材 » 正文

        鄭實_異化的摩天樓建設應回歸科學理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9-18 01:40:10    作者:王海濤    瀏覽次數:23
        導讀

        非理性繁榮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城市中心土地緊缺和地價不斷提升,高層、超高層建筑在我國發展很快,150米、200米、300米、5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數量,這四項指標均已居全球第一。從節約土地、集聚資源、提高運行效

        非理性繁榮

        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城市中心土地緊缺和地價不斷提升,高層、超高層建筑在我國發展很快,150米、200米、300米、5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數量,這四項指標均已居全球第一。

        從節約土地、集聚資源、提高運行效率的角度來看,城市發展高層建筑有其合理性,而社會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類建造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建造超高層建筑的設想更加容易實現。從城市規劃意義上看,為了阻止城市攤大餅式的水平蔓延,向高空拓展空間似乎自然成為合乎邏輯之選。

        然而,當超高層建筑無序競相建設的現象已超出了集約城市土地和空間的原始需求,甚至僅在綜合造價上都已不經濟時,其建設動機就已經開始異化了。很多地方以建筑高度作為城市現代化象征,或者是成為企業集團在城市中最直接震撼的品牌廣告,形象工程的巨大吸引力,足以使其產生無視代價進行建設的沖動。不計成本,不顧科學,盲目追求城市標志性形象帶來的視覺沖擊力,競相攀比突破著城市天際線的記錄。

        但是,挺拔壯觀的超高層建筑背后的代價卻不容忽視。

        超高層的代價

        在經濟性上,地塊面積不變時,高容積率能給開發商帶來更多的建筑面積,但另一方面,隨著高度提升,超高層建筑又要付出更多的其他代價:平面經濟性先天不足,核心筒特別是垂直交通部分占據過高的空間比例,僅電梯就可達幾十部乃至上百部;結構抗震技術難度高,用鋼量大、構件占據空間多;機電系統復雜,運行要求極高;各類設施、建材性能指標高、構造復雜。帶來的工程造價成本的提高在不同程度上已抵消了土地節約的溢價。

        在建筑可持續發展評價上,超高層建筑盡管集成采用了眾多先進技術,但由于先天原因,總體耗能加大,提高了運維成本,有悖綠色低碳理念。

        在城市層面上,超高層建筑對城市運行的影響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代價,建筑周邊市政交通、服務設施常負擔過重,給城市區域運行帶來巨大壓力。

        在城市環境上,可能會損害城市傳統風貌,超高層建筑造成了“城市森林峽谷”,產生光污染、熱島效應、不利風環境乃至可能導致地面沉降。

        在消防安全上,超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由于煙囪效應,火焰煙氣蔓延快,超高層部分也無法從外部撲救。世界上消防車理論最高作業高度是101米,但操作場地面積和承載要求都很高,實戰中受限條件多,作業準備時間很長。在滅火救援中,消防車實際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撲救高度一般是50米以下,超高層建筑主要靠建筑自身的消防設施進行自救、保障安全。對于250米高度以上超高層建筑而言,逃生疏散時間過長,消防設施技術復雜,管理運維要求極高,安全風險變大,所以需要進行特殊論證。

        宜居城市不應是高度競逐的產物

        對超高層建筑的質疑之聲并非近年才始,事實上,從高層建筑誕生之日起,懷疑和反對的聲音幾乎就是如影伴生。在沒有那么多歷史包袱的芝加哥和紐約,超高層建筑在本世紀初起如雨后春筍般矗立起來。這些商業化的世俗建筑取代了宗教建筑教堂在城市的制高點,象征著資本主義市場的昌盛。大蕭條時期廉價的鋼材以及建筑結構、供水和電梯技術的迅猛進步,促成了城市開發者向天空拓展空間的欲望。而與此同時,早在1913年,紐約就發起了為了保護城市和街道風貌,反對放任城市建筑高度的斗爭。后來,建筑學家簡.雅各布斯在她那本著名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中,歷數了超高層建筑的種種缺陷,包括超高層住宅對造成步行街道冷漠化的影響等。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s0.pstatp.com/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紀念版 ¥60 購買

        幾乎滯后了一個世紀,中國也開始了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建設熱潮,這與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地價飆升、建造技術快速進步是相匹配的。在經歷了一段非理性繁榮后,呼吁對超高層建筑盲目發展進行限制的理性聲音在國內也漸漸多了起來。城市管理者、專業工作者以及公眾們逐漸意識到,一座宜居城市的標志是歷史風貌的延續、空間尺度的適宜、人居環境的舒適、步行街道的活力、綠色低碳的方式、科技智慧的融入以及安全防災的保障,城市實現這些目標的載體不再是以超高層建筑為標志。

        限制政策逐漸趨嚴

        近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超高層建筑的過度發展進行限制,從政策定性導向到提出具體量化指標,政策日趨收緊。

        2021年9月10日,住建部公布《關于加強超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上,規定更加嚴格、措施更加具體,注重操作性。例如實行規劃建設決策的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對不同人口規模的城市建設不同高度的超高層建筑進行分級備案和審查管理,進行嚴格的抗震、消防、環境影響等專題論證;從城市風貌和城市運行上,對城市歷史街區及造成交通擁堵等影響較大的區域地段進行限制;在標準層平面利用率及綠色節能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在人員疏散與避難、消防救援方面提出了強化要求和應急處置預案評估;對既有超高層建筑進行包括結構、抗震、機電、消防、恐襲等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并引入數字科技智慧手段進行運維檢測。

        我們相信,隨著政府有關部門的措施出臺和全社會全行業的反思,我國超高層建筑的建設必將回歸到科學、理性的軌道上來,以人為本,綠色低碳,合理健康有序地發展。

        作者 鄭實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本文轉自BIAD

         
        (文/王海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王海濤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91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vr|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