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生看起來非常努力,在學校不敢有絲毫松懈,連下課去廁所嘴里都念念有詞,去跑步還帶著英語單詞本,但是成績仍然不如人意。
而有的同學看起來就好像輕松的多,他們不僅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還能有鍛煉時間和娛樂時間。
這給了很多家長一個誤解,認為孩子天生的智力有差異,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無論怎么學都學不會。
其實大多數孩子的智力是沒有太大差異的,造成學習成績差異懸殊的,主要是下面幾個因素。
01
學習的方法不得當
每門科目都有它的特征,如果僅僅是埋頭苦學,卻不去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問題,效果可能并不算好。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學習成績好,就給孩子買很多練習題,孩子每天放學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得完成這些練習題,心不甘情不愿,讓孩子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就是說要想學好功課,就得讀,寫,算,觀察和表達并用。這樣才能獲得牢固的知識和技能。
要學會科學用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就是一架生物鐘,大腦的活動是有規律的,并不是什么時候進行腦力活動都會效果好。
一般來說,大腦在這四個時間段記憶蕞好。
1.早上起床,一日之際在于晨,這個時候大腦經過了一個晚上的休息,非常清醒,適合記憶重大事件。
2.上午八點至十二點,這個時候腎上腺分泌旺盛,精力充沛,適合學習難度大的功課。
3.下午六點至八點,大腦呈記憶可靠些狀態,適合復習一些知識點。
4.睡前一小時,這個時間復習的內容不容易忘記。
還要學會細心,學習成績好離不開細心,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就是粗心大意。
02
勞逸結合
不可將時間都撲在學習上
學習是腦力勞動,要有一定的體力基礎,如果身體不好,很難長久的堅持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一定要有娛樂時間和鍛煉時間。
下課了和同學聊聊天,說一下有趣的事情,做做操打打球什么的。
有的家長認為鍛煉耽誤學習,其實不是的,我們在一定的鍛煉后,大腦會更清晰,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埋在學習堆里不出來,這樣很容易使學習效率低下。
03
學習的主動性
嚴格的自律性和專注力
學習貴在堅持。一些成績不好的同學也不是說沒有好好學習過,但總是堅持不住。
家長也有感覺,孩子好好學的時候成績就上來一點,孩子不好好學的時候,成績就下去了。
學習好的同學能堅持學習,這是很多成績差的學生不能比的。
所以說自律非常關鍵,在沒有老師家長管教的時候能堅持學習,才能有好成績。
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產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輔導班的孩子,一般都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導致于成績不理想,才選擇去輔導班夯實補充。
學習這件事,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蕞終還得靠個人的努力,老師的作用除去傳授知識,就是幫助、引導和調整作用,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的品質,而這些品質和習慣都需要內化成個人的一部分。
一個學生學習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
如果自主學習能力高,學習習慣好,能夠自己做主,有計劃的學習,而且少受干擾,學習成績一般不會很差。
如果自主學習能力低,自己不能管理自己的學習,即使上了輔導班,也主要是進行知識上的灌輸和多次的重復訓練,并不能改變自主學習能力,也就不能真正提升學習。
04
目標明確、學習有規劃
一般的學霸都有自己學習的目標,例如考到什么樣的學校,超過哪位同學,階段內有怎樣的改進。
而一般的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類似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理,這種昏昏噩噩的狀態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
05
學習好的同學愛思考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不是死記硬背,都需要理解與總結。愛學習的同學愛動腦善動腦,知識理解得徹底。
知識理解到位了,應用起來就得心應手。不會學習的同學只喜歡背東西,背公式背課文,很多知識不理解單是背過了是沒有用的。
其實思考不單指學習知識的過程,做題時也有思考。學習好的同學,遇見題之后會分析題,能將題中條件與所學知識結合,解題思路容易出來。
不會學習的同學,只會做老師講過的類型,只要遇到新題就束手無策了。這就是不會思考的弊端。
06
學習好的同學有遠大目標
學習好的同學為什么能堅持學習,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有學習目標。
有的孩子一上高中就立下遠大目標,有心儀的大學,高中三年為了上自己喜歡的大學就能一直堅持學習下去。
沒有目標的同學,短期可能學習一段時間,學習勁頭下去了,就沒多大動力了,也就堅持不下去了。
以上這些品質才是決定孩子成績好壞的關鍵,當一個孩子具備了這些品質后,他不上輔導班也會學習棒。
蕞后,歸根究底,學習就要付出努力,沒有刻苦認真的精神,縱然上輔導班,也不會有好結果的。
網絡
小Y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