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樓市調控的精準發力,大家慢慢地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樓市調控效果開始顯現,特別是對涉房資金的集中度管控以及一系列資金不得違規流入房地產的要求之后,房地產的健康度開始明顯提升。
當樓市調控見效之后,當住房開始去掉金融屬性回歸居住的本質之后,很多人開始思考資金搬家了。畢竟,各路資金總得找到一個好的去處。
原來大家喜歡投向樓市,現在會投向哪里呢?
從目前股市表現出的一些跡象來看,有人說樓市資金可能向股市流轉。
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國居民的財富結構中房地產占比過高。根據《2019年華夏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其中顯示華夏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其中住房資產占比70%以上。
戶均實物資產253.0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八成;城鎮居民家庭的實物資產中,74.2%為住房資產,戶均住房資產187.8萬元。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蕞近A股成量持續上升。中秋節前蕞后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達13432億元,這是自今年7月21日以來,第43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此前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連續斬獲43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水平,已經和2015年牛市時期歷史紀錄齊平。
所以,一方面是股市越來越興旺,增加了對資金的吸引力度。另一方面是樓市資金必須服從于房住不炒。那么,此時,資金能否向樓市流轉是大家正在關注的重點事情。
39.9元買不了什么,
卻可以避免花300萬買房后后悔,
別人上過得當,那些買房的坑你不必去踩。點擊下圖進入查看。
就有兩位可能表達了對居民財富結構的調整的觀點。這也是很多人堅定看好樓市資金轉向股的原因之一。
第壹位可能是華夏證監會原主席肖鋼,他表示,目前我國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但居民財富結構不盡合理,房地產占比過高,金融資產占比偏低。
第二位可能是華夏證監會基金部原主任孫杰表示:2020年底華夏居民財富達549萬億,其中金融資產比重為57%,居民財富年復合增長率為12.38%,資管業務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孫杰引用的是社科院的統計數據。
其實,從央行報告來看,家庭財產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產凈值增長導致的,家庭人均財產增長中的91%來自房產凈值增長。
如果從住房總市值來比較,經濟學家任澤測算的數據為,截止2020年底,華夏住房市值為62.6萬億美元。明顯大于美國的33.6萬億美元、日本的10.8萬億美元、英法德三國合計的31.5萬億美元。
62.6萬億美元住房市值換算成人民幣,大約為405萬億元,是GDP的4.1倍,占股債房市值的66%。與20年前23萬億住房市值比較,年均增長15.6%。
既然有549萬億居民財富,有405萬億住房市值,那么,在當前股市持續日均成億成交量的情況下,會有多少樓市資金慢慢轉向股市,一些先知先覺的人開始思考并有所行動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總之。樓市會好起來,股市同樣會好起來,誰會更好一些呢?告訴我,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