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后第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
“節日效應”再度顯現,10月8日,A股迎來開門紅,三大指數早盤高開。不過,截至收盤,三大指數漲幅收窄,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微漲,創業板指微跌0.04%。
當天,市場賺錢效應極好,逾3400只股票呈現上漲,99只個股漲停,僅24只個股跌停。從行業來看,農林牧漁、休閑服務、紡織服裝等行業漲幅領先,超過3%,采掘、鋼鐵行業跌近2%。
貝殼財經感謝梳理A股市場國慶節后表現看到,近10年漲是主旋律。其中,國慶節后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出現7次上漲,平均漲幅超過1%。
數據顯示,國慶節后5個交易日內,市場表現依舊較為強勁,三大指數上漲得概率達到八成。從整個10月來看,如果不是金融危機或是熊市,資本市場多呈現上漲態勢。
10年數據:開門紅概率達七成,5個交易日仍見漲
受宏觀流動性、政策、市場情緒等多因素影響,A股得節日效應一直備受。
貝殼財經感謝梳理發現,國慶節后得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出現開門紅得概率較高。根據Wind數據,過去十年(2011-2020年),三大指數出現開門紅得概率有七成,其中,2015年、2016年三大指數表現尤為強勁。2015年三大指數國慶節后首日漲幅超過2%,創業板指數節后首日漲幅超過5%。
相對來說,2011年、2012年、2018年和2019年,A股三大指數有所下跌。具體來看,2011年和2018年,三大指數在國慶節后首日集體收跌,此外,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還在2012年得國慶節后首日出現下跌,創業板指則在2019年國慶節后首日收跌。
長假效應影響頗大,貝殼財經感謝注意到,國慶節后5個交易日得表現較為強勁。過去十年,上證指數節后5個交易日上漲得次數高達8次,平均漲幅達3%。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在節后5個交易日得上漲概率也都達到八成。
從整個10月來看,A股三大指數呈現上漲得概率達到七成。其中,2015年,三大指數10月漲幅均超10%,創業板指10月漲幅達到19%。
2018年金融危機,A股市場受全球情緒、市場流動性等多因素影響受到重創,三大指數均呈現下跌,且跌幅較大。三大指數國慶節后首日跌幅4%左右,遠高于往年。節后5個交易日及10月當月,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均在10%左右。
行業變現交替,今年現“喝酒吃肉”
10月8日,不論是保險得華夏平安,還是白酒股五糧液、舍得股份,還有牧原股份、上海機場、恒瑞醫藥、長春高新等一眾老白馬股漲勢喜人。節后出現“喝酒吃肉”行情,上午白酒股大漲,舍得漲逾8%,洋河、五糧液漲超7%,不過收盤漲幅有所收窄。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今年國慶白酒動銷略超預期,其中高端白酒表現穩健,次高端白酒頭部企業核心單品動銷較為理想,三季度回款較高。從目前情況來看,市場對白酒得悲觀情緒基本釋放,高端白酒估值已逐步落入合理區間,性價比顯現。
此外,農業類股票,豬肉股等也出現大漲,鵬都農牧、傲農生物等多只股票漲停,大北農高漲7%,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漲幅均超5%。
貝殼財經感謝梳理看到,從行業來看,國慶節后市場得表現較為明顯,且每年得市場表現各有差異。據申萬行業數據顯示,近5年來國慶節后得5個交易日中,市場上各個行業得年度變化較為頻繁。
具體來看,僅在2018年金融危機期間,市場整體出現下跌,其中,采掘、銀行、農林牧漁、鋼鐵和家用電器跌幅較小,而計算機、通信、電子、傳媒、汽車、電子設備、商業貿易等行業跌逾10%。
2016年,建筑裝飾、國防軍工、通信、鋼鐵等多個行業漲幅超過3%;此后得2017年,家用電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3個行業漲幅超過4%;2019年,銀行、建筑材料、房地產等行業得漲幅領先,超過5%。
進入2020年,市場行情出現變動,電氣設備、紡織服裝和化工三個行業得表現強勁,國慶節后得5個交易日分別實現漲幅11.08%、9.16%和8.53%。此外,汽車、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食品飲料、通信、家用電器、國防軍工和建筑材料等多個行業得漲幅超過5%。僅休閑服務一個行業出現了逾5%得下滑,房地產、鋼鐵行業表現疲弱,呈現微漲。
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等認為,2019年初以來得三年牛市還在途中,今年處在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得牛市蕞后階段,全部A股得ROE仍在上升趨勢中,情緒還有上升得空間,往后看未來3-6個月市場整體趨勢較好。
“預計未來3-6個月市場將邁向高點,行業得特征便是眾樂樂。”荀玉根團隊分析,從基本面得角度看,2021年全部A股歸母凈利潤預計增速為35%-40%,兩年年化增速為16-20%,即估值不出現大幅壓縮得情況下,今年A股年線收陽得概率較大。從日歷效應看,Q4市場得勝率往往較高:2005年至今,滬深300指數歷年Q4取得正收益得概率為65%,高于前三個季度。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預計,10月基本面預期和相對估值均處低位得價值崛起,四季度行情啟動。政策協調效果顯現后,預計市場對經濟得悲觀預期會明顯好轉,四季度經濟邊際上好于三季度,這是年末A股行情得基石,國內宏觀流動性會繼續保持合理充裕,季初機構調倉效應驅動資金向低位價值轉移,基本面預期和相對估值均處低位得板塊配置價值更高。
國盛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未來一個階段,市場不存在系統性風險,倉位不是主要矛盾,仍然是結構至上。具體來看,在經歷一波供需缺口加大帶來得趨勢性得上漲后,隨著國內經濟快速下滑、資源品板塊需求端將逐漸下行,四季度尤其是中后期周期股行情或面臨更明顯得調整、分化,資金也因此開始從周期資源品板塊去尋找新得進攻方向。
貝殼財經感謝 胡萌 感謝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