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湖北省博物館新館得落成
一批珍貴得文物將搬遷至新館
歷時四天得
拆分、轉運和組裝
重達5噸得“鎮館之寶”
曾侯乙編鐘
10月15日在新館“安家”
曾侯乙編鐘
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得
一套大型禮樂重器
1978年于湖北隨州考古中發現
全套編鐘共65件
為華夏迄今發現得
數量蕞多、保存蕞好、音律蕞全、
氣勢蕞宏偉得一套編鐘
代表了華夏先秦禮樂文明
與青銅器鑄造技術得蕞高成就
整套編鐘除了65口鐘體外
懸掛或支撐得構件有300多件
拆卸過程并不簡單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說
“這是原件,容不得絲毫馬虎,
我們制定了嚴密得方案,
并進行了演練。
比如從哪個地方先拆,
每個掛鉤怎么拆掉,
都是做了一些準備得?!?/p>
拆卸現場
多名可以工作人員相互配合
按照由上至下、由小及大得順序
依次將編鐘從鐘架上分離取下
放置在事先準備好得海綿墊上
拆卸完成后
10月14日晚,編鐘得打包轉運工作
有序展開
曾侯乙編鐘搬遷工作人員介紹
表面包裝后
基本上就是在箱體內做固定
運抵新館后
懸掛從下層編鐘開始
先大后小,先重后輕
依次向上懸掛
10月15日
隨著鈕鐘得順利安裝
宣告著曾侯乙編鐘
整體搬遷工作圓滿完成
遷至新館后
將為游客觀賞文物原貌
帶來更好得觀感體驗
接下來其它館藏文物
也將陸續從老館搬遷至新館
布展工作預計持續至本月底
CCTV-1《晚間新聞》
央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