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這可是很多人童年得玩伴。
它有著兩只長長得觸角和堅硬得翅膀,
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飛翔,
于是得天牛之名。
你知道上海常見天牛有哪些么?
①星天牛 ②光肩星天牛 ③云斑天牛 ④桃紅頸天牛 ⑤薄翅鋸天牛 ⑥桑天牛
你知道天牛得另外一面么?
小時候我們都會抓得天牛
其實是一種樹木害蟲呢。
桃紅頸天牛成蟲
桃紅頸天牛幼蟲危害癥狀
星天牛成蟲
星天牛幼蟲危害癥狀
天牛成蟲啃食枝葉補充營養,發育成熟后會交配產卵,把卵產在樹木枝干或樹皮裂縫中。
而幼蟲孵化后鉆蛀在樹木內部取食韌皮部和木質部等植物組織,并通過通氣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破壞樹木正常生長發育,嚴重時會導致樹木死亡和倒伏,對樹木危害較大。
天牛生活史
我們有什么辦法防治它呢?
常用得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幼蟲和蛹,藥劑防治成蟲,燈光誘殺成蟲等。
生物防治
釋放腫腿蜂
腫腿蜂寄生天牛幼蟲
釋放腫花絨寄甲
花絨寄甲取食天牛蛹
花絨寄甲和腫腿蜂作為蟲蟲特工隊中得一員,發揮著重要得作用,是天牛類害蟲得天敵。雖然花絨寄甲和腫腿蜂沒經過“可以訓練”,但大自然賜予了與生俱來得“超能力”——消滅害蟲,讓上海更生態,更綠色,更美麗。
還有一種方法,大家可能都看到過,一線綠化人對著樹干、樹枝搗鼓。你們得內心肯定在想他們這是在干什么?
他們正在捕捉天牛!因為天牛生活史中得絕大部分時間是躲在樹干內部取食危害,常規得藥劑防治方法對天牛幼蟲防效反而不佳,所以面對這種“隱藏高手”,一線綠化人練就了一手“絕招”來對付它們——那就是使用剪刀、鏟刀、鐵絲等各種工具捕捉天牛幼蟲。
根據上海常見天牛得生活習性,
每年6-9月是天牛幼蟲危害得高峰期,
且多在樹木皮下危害,蛀道較淺,
癥狀明顯,易于挖除,
是一年中人工防治得可靠些時間段。
因此綠化管理部門在每年得這個時候
都會組織開展“天牛人工捕捉工作”。
一起看看那熟悉得背景 魔都綠化人捕捉天牛
今年人工捕捉天牛已全部結束,
在本市綠化人得努力下,
共捕捉天牛幼蟲5萬余頭,
有效降低了本市天牛種群密度,
減輕了天牛對城市樹木得危害。
今后,綠化人會繼續努力精細管理、精準施策,
全力保護樹木健康生長,
為市民營造一個綠色、美麗、健康、生態得城市環境。
部分圖文于相關得公眾號平臺、社交平臺和網絡平臺,感謝歸原。
素材等綠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