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失眠苦不堪言,失眠煎熬你還能忍多久?戰勝失眠有妙招……”
近年來,類似得廣告在網絡、電視等平臺上層出不窮,“業務范圍”覆蓋中老年慢性病、眼疾、男性疾病和減肥等多種病癥。不少群眾被夸張得藥效吸引,砸下重金購買“可能”開出得“神藥”,卻不知買回來得幾乎都是廉價得食用品和代用茶,效果微乎其微。
以合法公司為偽裝,通過虛構醫學可能和夸大藥效等手段騙取患者得信任,通過“套路賣”大肆斂財3億多元。南通市公安局對外通報,今年7月,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組織海安、海門兩地公安機關450余名警力,在京冀警方配合下,集結近千警力,合力搗毀一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現場查獲涉案成員720余名,凍結涉案金額7000余萬元。
據了解,該案是南通公安迄今為止偵破得單次組織程度蕞高、參戰警力蕞多、涉案人員蕞多、受害人數蕞多、涉案金額蕞大得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家住海安市城東鎮得曹大爺,長期受眼疾困擾。去年8月,他網購了一款名為“通天明目方”得祖傳秘制中藥,前后花費5984元,但曹大爺發現自己收到得都是“陳皮木香”、“明目蒺藜丸”和“新藥杞菊潤目”等食用品和代用茶,服用后沒有起效。經人提醒,曹大爺才意識到可能上當了,連忙報警。
曹大爺得遭遇,并非個例。南通市區得陶女士同樣也是一名求助“偏方”被騙得受害者。陶女士術后眼睛長期不適,為了根治眼疾,經常在網上尋醫問藥,偶然間看到了發布在某網絡平臺上得廣告,被其中宣傳得神奇藥效給吸引,當即添加對方。
接待陶女士得,是“北京鄭氏中醫門診”得可能“鄭老師”。對方自稱出身中醫世家,為陶女士遠程看診后,“鄭老師”用大堆可以術語講解了眼病產生得根源,表示陶女士得視力正在逐漸減退,若得不到重視將有可能失明,并向她推薦“百年退翳方”。
“鄭老師”還稱,江蘇地區正好有優惠名額,建議她一次性購買3個療程。付款下單后,“鄭老師”不但全程指導陶女士用藥,還時常詢問病情。當陶女士反映藥物沒有起效時,“鄭老師”又熱情推薦自己84歲得爺爺——一位有著60多年治療眼病豐富經驗得老可能,為她看診。
陶女士喜出望外,對此深信不疑,完全沒想到這是一個騙局。就這樣,在“鄭老師”和“老可能”得指導下,陶女士先后花費了近3萬元,但療效微乎其微。
“背后應該是一個可以得犯罪集團。”南通市反詐中心負責人、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沈帥鋒說,結合作案手法和前期研判得結果,初步判定這是一起通過境內合法公司偽裝,實施虛假保健品推廣、販賣得團伙犯罪案件。
隨著調查得深入,一家披著合法外衣得醫療保健品公司逐漸浮出水面。經查,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人員眾多,總部位于北京,還有多個子公司位于河北保定,專門從事虛假保健品得銷售。
經前期大量工作,抓捕時機成熟。7月4日,南通、海安、海門兩級三地公安機關刑偵部門抽調450余名精干警力執行集中抓捕行動。在京冀兩地警方通力配合下,此次抓捕行動參戰警力達近千人。
“位于河北保定得一家子公司防備嚴密,每天等員工到齊上班后,就會將底樓得大門從里面反鎖。”參與辦案得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張健榮說,該犯罪集團有著很強得反偵查能力,為更好地隱藏自己,甚至還在底樓開了一家正常經營得藥房,來應付相關部門得日常檢查。
為防止警方獲取電子數據,犯罪嫌疑人還秘密隱藏了服務器。現場參與抓捕得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蘇宸說,他們通過網線“順藤摸瓜”,在負責人辦公室得書柜和收藏柜背后發現了隱形門,里面藏著5臺服務器。
在前方集中抓捕得同時,海安、海門兩地反詐中心民警在后方同時還對700多個涉案賬戶開展緊急止付凍結工作。
在這次得抓捕行動中,以關某奇、王某詩(均為遼寧人)夫婦為首得犯罪集團被“一網打盡”,公安機關現場抓獲涉案成員720余名,凍結涉案資金7000余萬元,其中157人涉嫌刑事犯罪,于7月7日晚,全部被安全押解回南通。
“他們得廣告投放是有群體針對性得,比如年輕人習慣刷抖音,那減肥藥和男性疾病之類得廣告就會投放在抖音上。老年人更多得還是看電視,那他們就在電視上投放健康欄目得廣告。”專案組成員、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趙捷說,該犯罪集團通過多個平臺投放廣告,“業務范圍”涵蓋老年慢性病、減肥、男性疾病、眼疾等多種疾病,每年廣告投放得支出就達數百萬元之多。
一旦有人聯系,便會有業務員偽裝成可能給對方看診,通過可以話術虛構藥品療效從而誘導消費。在客戶反映藥物不起效時,年輕得業務員壓低嗓門、放慢語速,冒充“老中醫”,忽悠對方購買藥材更為寶貴得“特效中藥”。
“千人一病、千病一方,花大價錢購買到得特效藥,其實都是食用品和代用茶等。”趙捷說,經調查,犯罪嫌疑人標榜得原價1996元一個療程,現只需1596元得“明目蒺藜丸”特效藥,成本僅為70元。而且該犯罪集團并沒有藥品研發生產能力,實際上是一家皮包公司,產品都是由合作得藥物公司代發。
據關某奇、王某詩等主要犯罪嫌疑人交代,在開辦公司之前,他們派專人去外地“學習”,再對員工進行可以術語等方面得崗前培訓。此外,他們還特聘了律師,通過修改“話術”來規避風險。要是有客戶察覺上當受騙想要維權,公司還有專人負責處理,避免事態擴大,引起警方注意。
通過謹慎經營,該犯罪集團“生意”越來越紅火,規模也越做越大。
“犯罪手段欺騙性強,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瞿建介紹說, 2019年以來,該案犯罪集團采取公司化模式運營,利用患者治病、防騙意識不強等情況,虛構所謂醫學可能得良方偏方騙取信任,并通過夸大、虛構藥品療效,通過眾多網絡、電視平臺推廣,大肆蒙騙群眾。截至案發,華夏各地共有超過10萬名受害人,涉案總金額3億多元,其中涉及南通地區得受害人30余名,被騙金額近百萬元。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方提醒
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廣大人民群眾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別是網上尋醫問藥,可能得真假難以辨別,切勿相信非可以醫療機構和所謂得“特效藥”,當遇到需要診斷用藥、治療時,盡量選擇到正規醫院進行現場檢查、診斷,以免上當受騙,不僅錢財受損,還延誤治療。
轉自|南通公安
江蘇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