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黔中大地,糧豐農穩;廣袤田野,碩果累累。
種植面積居華夏第三、貴州省第壹得修文獼猴桃又迎來產銷兩旺得豐收年,掛果面積達12.5萬畝,預計鮮果產量7萬噸、綜合產值25億元。
花溪區3000余畝集中連片高標準種植得“花小莓”火了,不論是清甜得草莓鮮果還是精致美味得草莓雪花酥,都贏得了市民和游客得喜愛。
……
谷糧滿倉,瓜果飄香;品牌引領,農旅融合。貴陽農業農村發展呈現一派蓬勃生機和活力。
農機在貴安新區馬場鎮普貢村田間收割水稻。
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China盛。貴陽貴安始終堅持以習大大新時代華夏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大大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得決策部署,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數據顯示,貴陽市一產增加值從“十二五”末期得129.9億元增加到“十三五”末期得178.31億元,年均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十二五”末期得11918元增加到“十三五”末期得18674元,年均增長9.4%。
調結構 產業體系有特色
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清鎮園區。
“裝車嘍!”隨著一聲吆喝,清鎮駱家橋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得工人將一筐筐剛從大棚里采摘得辣椒抬上小貨車。經過分揀、配送,第二天一大早,這些辣椒便將出現在貴陽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得餐桌上。
今年1至11月,貴陽市完成蔬菜種植面積191萬畝(次),實現蔬菜產量300萬噸,已高于上年年全年生產水平。如今,蔬菜已成為貴陽保供“菜籃子”和助農增收得農業支柱產業之一。
從實現自給自足到“黔貨出山”,蔬菜產業正是貴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得代表。
“近年來,我們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得要求,持續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不斷構建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農業生產體系。”貴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貴陽已逐漸形成蔬菜(食用菌)、水果、中藥材、茶葉、生態畜牧五大優勢主導產業。
目前,全市以獼猴桃、桃、李、枇杷、櫻桃、葡萄、楊梅、草莓等為主導得精品水果果園面積已突破120萬畝,產量46萬噸,其中,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穩居全省第壹、華夏第三,開陽富硒枇杷面積位居全省第壹。茶園面積28萬畝,投產茶園24.9萬畝,干茶產量1.65萬噸。中藥材生產面積38萬畝,產量超10萬噸。全市家禽產能達3000萬羽,生豬生產已基本恢復至同期水平。
貴陽積極走農業機械化發展之路,目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47.25%;貴陽市蔬菜良種繁育中心每年可生產4300多萬株種苗……科技是農業現代化得關鍵。從種子到產品,貴陽充分利用科學技術賦能農業發展,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得翅膀。
促融合 “接二連三”有效益
今年10月,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貴州中科易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貴州首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3家企業入選第七批農業產業化China重點龍頭企業。
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市場經營主體,是農業現代化得重要動力支撐。近年來,貴陽貴安持續加大市場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示范性合作社,加快發展特色家庭農場,各類農業市場經營主體呈現多層次、多成分、多領域發展態勢。
截至2021年9月,貴陽貴安市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148家;農民可以合作社達2355家,其中173家農民可以合作社被評定為級別高一點、省級和市級示范社;家庭農場總數達2766個,創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6個;培育發展各類農業市場經營主體逾5000家(個)。
近年來,白云區依托區位、資源、氣候優勢,通過聚集貴州高山百益等眾多食用菌企業,建設白云區食用菌產業示范園區,全鏈條發展食用菌產業,實現食用菌“接二連三”發展,成為貴陽農產品精深加工得典范。
目前,貴陽農產品加工骨干型企業達589家,預計2021年完成農產品加工總產值650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8%。“綠寶石”“7不夠”“山花”“好一多”等農產品品牌馳名華夏、蜚聲海外。
貴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推進,“農旅”“農文旅”“農業+康養”等眾多新業態不斷興起,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目前,貴陽有省級鄉村旅游點12家、市級鄉村旅游點34家,5個村入選華夏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十里畫廊”“青巖古鎮沿線”“環紅楓湖沿線”等示范點成為游客得“心頭愛”。今年1月至7月,貴陽市共實現鄉村旅游收入164.28億元。
強基礎 鄉村振興有底氣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等風險挑戰,穩住農業基本盤、筑牢“三農”壓艙石意義重大。
耕地是農業生產得基礎。作為貴州唯一沒有萬畝耕地大壩支撐得市(州),貴陽實施蕞嚴格得耕地保護制度,加強撂荒地整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不僅在開陽縣、烏當區按照“三改”“四化”要求實施了兩個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試點示范項目,還實施了100個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得高標準農田項目。通過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貴陽農業現代化得基礎打得更牢、夯得更實。
貴陽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實施“強省會”行動為工作抓手,繼續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菜、果、茶、藥、奶等五大重點產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一幅百姓富、生態美得壯美畫卷正在黔中大地鋪展開來。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2億元,同比增長8.8%,高于全省0.3個百分點;完成第壹產業增加值81億元,同比增長7.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818元,同比增長14%,可能嗎?數和增加值均是全省第壹。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得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大大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緊扣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搶抓‘強省會’行動機遇,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把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主攻方向,抓好產業振興、經營主體、土地經營、資金整合、美麗鄉村、基層組織,系統推進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全力推動貴陽貴安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奮力當好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得排頭兵。”貴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花溪區黔豐農業園:
發展高端種植提質增收
“我們在花溪區石板黔豐農業園得得高端基質棚于今年9月投用,是貴州省首家規模進行高架草莓種植得基地,運用‘H’形高架基質栽培方式,采用無土栽培技術。”黔豐農業科普觀光園負責人邱勝說。
這種高端基質棚之所以“高端”,源于采用新穎得種植技術和方式。“高架草莓得基質是用珍珠巖、椰糠和腐殖質混合而成得,可以減輕土傳病害得發生、提高幼苗成活率,避免水肥浪費。”邱勝說,棚內配備了水肥一體機、硫磺熏蒸器、補光燈等設備,為草莓營造適宜得生長環境。這些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在減少人力成本得同時,也使得草莓得品質、產量大大提升。
“今年9月同期種植得草莓,地栽草莓和高架草莓得產量、品質得區別較明顯,其中畝產量之比為1:6左右。”邱勝說,目前園區種植了傳統草莓30畝、高架草莓20畝,共有種植大棚39個,預計今年11月至明年5月份得產量為15萬斤左右,總產值約700多萬元。
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
村容美麗 宜游宜居
沿著山間寬闊平坦得公路蜿蜒而上,穿過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布依風格得大門后,入目便是整潔干凈得街道、亮麗獨特得農家門庭,猶如一幅美麗得鄉村畫卷。
“現在村里環境變好了,每家得住房院壩都很美觀,旱廁也改成了水沖式廁所,門口設有垃圾桶,不再是以前到處是垃圾得樣子了。”大木村村民李政說。
除了垃圾治理,大木村還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實現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開展農村“八亂”整治,改善環境衛生,減少庭院擺放雜亂現象;開展精神文明活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優秀家風家訓,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大木村多措并舉,從點點滴滴做起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出景美人秀、宜居宜游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貴陽融感謝 樊成瓊 宋子月/文 石照昌/圖)
感謝:李奕璇
統籌:徐倩
編審: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