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北小葉子
圖:魏巖龍
中秋節前后,翻開各位好友的朋友圈,發現各式各樣的美食,變換紛呈,讓人們大飽口福。但今天我所說的這道美食,我敢保證,敢吃的人寥寥無幾。
這些年,在外地工作,見識也漸漸增長。聽一位同事多次說起,在他們老家,吃蜂蛹的情況比較普遍,因為營養價值比較高,口感不錯,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同事的那些話,記在了我的心里。剛巧,在我住處不遠的地方,我見到有三四個野生的蜂窩。
禁不住好奇,我決定去做一個嘗試。趁著放假,我做好相應的防護,決定去捅馬蜂窩。我在長長的竹竿頂端綁上一把干枯的茅草,點燃之后,迅速地豎起,蜂窩上馬蜂便四處逃竄,于是那些蜂窩我手到擒來。
在我小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可以看到野生的蜂窩,有的在屋檐下,有的稻草垛里,有的在豬圈中,有的在槐樹的枝椏中,童年時溜著到處戳馬蜂窩,也是我們的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看到馬蜂窩,真的很佩服蜜蜂們的別具匠心,蜂房從里到外,一層層向外蔓延,我數了下,有十幾層。
蜂房內睡著又白又嫩的蜂蛹,看起來有些瘆人。
有一年我出差到云南昆明,當地的一個朋友在請我吃飯時,曾點過一道油炸蜂蛹,可是不管他如何勸說,我都覺得無法動口,后來,盛情難卻,我閉著眼睛吃了一只,沒想到那酥脆的味道,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從那時我才知道,想品嘗美食,往往也需要膽量。
我給那個同事打電話,他說用野生蜂蛹煲湯喝,營養價值會更好。
于是,我就按照他告知的方法進行制作,半個小時之后,一盆又香又鮮的蜂蛹湯,便大功告成了。
這么稀罕的東西,我豈能獨自品嘗,午飯的時候,我那同事還帶著另外一個小伙伴,前來“捧場”。
這是我人生第壹次喝蜂蛹湯,那味道,按照我的文筆,是無法描述出來的,我只覺得:口感軟而香,一口咬開,蜂蛹里面的蛋白質緩緩流出,豐潤而美味。同事給我開玩笑說:沒嘗過的人,看了惡心,在你們老家徐州,吃過這道美食的,或許你的第壹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