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語楊
如何在博物館里優雅地聽音樂會?隨著近年來一個個富有創意的文化節目走紅網絡,以往莊嚴肅穆的博物館讓新時代的文博愛好者找到了全新的打開方式。在文創、文博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一種全新的跨界融合方式,也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生機。
那就是音樂與博物館的融合。
中秋夜,月圓夜。秋意涼爽,傳統復興,正是賞燈、賞月以及賞樂的良夜。由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中華文明古蜀樂章?國樂音樂會”,將于中秋前夕、9月17日晚,在成都博物館盛大開啟。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蘇州博物館就舉行了一場沉浸式的音樂會。夜幕下的蘇博,跟隨者主講人穿行于文物和建筑間,伴隨著浪漫而深邃的古典音樂,營造出文物、建筑和音樂融合的全新場景。
的確,這種多元場景交融的“破圈”模式,不僅是博物館,也是各大樂團正在積極探尋的發展路徑之一。
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中,巴蜀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燦爛篇章。它如同一顆神秘而耀眼的星辰,綻放著獨特的光芒。站在巴蜀大地上,我們能通過什么去觸摸久遠的文明?是文物的無言訴說,還是城址的千年不移?是“自古詩人例到蜀”的瑰麗詩篇,還是一脈相承的天府氣質?我們對古蜀文明的遐想,在音律之美中,也能找到答案。
音樂會邀請到的四川交響樂團“天姿國樂”團已經成為四川的一張名片。她們將在現場演奏十余首樂曲,包括樂團經典之作《太陽玄鳥》《蜀宮夜宴》等,從《破陣》《蜀山》到《太陽出來喜洋洋》,觀眾可以近距離感受到古蜀文化的燦爛和魅力。
在音樂的世界里,千年的文明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從蜀王傳說到寶墩遺韻,從三星伴月到金沙流采,古典與現代交融,歷史與時尚共鳴,奏出一曲悠揚的樂章。
“我們希望通過音樂這一世界共通語言,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個耳朵里的古蜀王國,也為打造四川文化音樂、讓‘金色名片’更加響亮而貢獻力量。”主辦方介紹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